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股票真的会死吗?

股票真的会死吗?

2012/05/31

PRINT

       日经新闻编辑委员 小平龙四郎:自美国Facebook上市以来,股价下跌、系统故障以及信息披露不及时等各种批评接踵而至。人气企业的股价在上市后陷入低迷的情况并不鲜见,而令人介意的是舆论在提到Facebook时,经常会触及股票市场及上市公司的危机问题。
5月18日,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中)庆祝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共同)

       Facebook的IPO对于上市公司本身意味着什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Facebook上市特辑中,提出了这个问题。该杂志暗示其判断是,Facebook和微软、谷歌一样选择公开发行股票这一事实意味着,19世纪“发明”的公司上市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依然能够大行其道。

  美国股市出现“不祥预感”

       《经济学家》的文章称“美国每年平均的IPO件数在1980~2000年间为311件,与此相对,在2001~2011年间已经下降至99件”。从IPO数量来看,美国股票市场自21世纪发生安然破产和雷曼危机以来至今仍未完全恢复。在这样的背景下,Facebook承担的责任就是打破停滞感。而遗憾的是美好的期待并未实现,Facebook的股价低迷反而使美国股票市场弥漫着不祥预感。

       与业绩预期相比存在高估的股价出现下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在Facebook上市首日,纳斯达克交易系统运行出现了异常,为股市运营者说句公道话,这是因为市场对Facebook的关注大大超过预期所导致的厄运。

  浮出水面的“公正性”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Facebook上市的过程中,“公正性”问题被不断提出,《纽约时报》旗下的网站最先提出了这一问题。

       外界认为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从事IPO业务的投资银行并没有大范围向公众披露Facebook的业绩预测,而仅仅对一部分投资者进行了公开。如果这是事实,即使并未违法,但也欠缺公正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占领华尔街”运动和反金融霸权运动的舆论出现高涨,美国政府有可能加速正式出台犹如“沃克尔规则”一样严厉的监管措施,这将束缚金融机构的手脚。

       如果金融市场厌恶风险情绪得以增强,作为风险资产代表的股票也可能在结构上长期面临资金短缺局面。因此,对美英市场相关人士经常挂在嘴边“股票的死亡”,不能简单对其付之一笑。

       5月24日,《金融时报》有一篇文章谈到了Facebook,标题《Out of stock》,其含义有资金逃离股票市场的含义。文章中字里行间渗透着无奈感,认为能够提振美国IT(信息技术)产业和股票市场的预备上市企业已经不再充足。

       日后,美林日本证券股市策略分析师菊地正俊发布了题为《股票真的会死吗?》的报告。菊地在报告中提到了1979年8月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刊发的《股票的死亡》这一专辑。自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和通货膨胀泥潭,企业合理化改革动作迟缓,因此股票市场出现了长期低迷。《商业周刊》杂志将这种情况称为“股票的死亡”,但菊地认为“股票结构性的悲观论出现之时,正是股票市场的长期底部形成时期,美国股票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出现了长期上涨行情”。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Facebook的IPO仍将是美国股票市场的重大转折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0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1
投票总数: 12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