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专栏 > 安倍访问珍珠港要超越中曾根

安倍访问珍珠港要超越中曾根

2016/12/27

PRINT

日本政坛

    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从东京羽田机场出发,前往夏威夷,将在27日中午(中国时间28日早晨),以现任首相身份首次在日本偷袭珍珠港造成的牺牲者的追悼设施——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出席祭奠仪式。

 

 壮志未酬的中曾根“总清算”

 

   “希望完成战后的总清算”,12月5日晚间,在安倍表示“访问珍珠港”之前,对自民党高官如此表示。“战后总清算”——据称最先提出这个说法的是日本已故大平正芳。随后,中曾根康弘作为政权的重要政策目标,提出了“战后政治的总清算”。

 

   中曾根争取的是“拿回在战败后失去的有益东西,打开日本的大门”(著作《自省录》)。中曾根康弘推进“突破防卫费占GNP 1%的额度”以及“对美武器技术提供”等政策,通过与美国总统里根的“罗康关系(里根的全名为罗纳德·里根,而中曾根的全名为中曾根康弘)”所象征的日美深厚关系,登上了国际政治的公开舞台。在美国发表演说时,中曾根表示“将日本列岛变成不沈的航母”,明确了日本作为西方国家的一员,成为反苏联的太平洋基地的想法。

 

   不过,中曾根的挑战同时激发了此前被忽视的另外的战后问题。防卫费的扩大令亚洲各国对日本成为军事大国感到担忧。中曾根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招致中国的强烈反对,再加上当时的教科书问题,在与中韩关系方面,成为了随后历史问题经常构成障碍的环境的开端。可以说中曾根的“总清算”在国营铁路民营化等内政方面取得了成果,但在外交方面,壮志未酬之处很多。

 

 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

    另一方面,安倍在第1次担任日本首相时提出“摆脱战后国际秩序”。安倍与中曾根的战后总清算虽然有所不同,但类似点很多。例如修改宪法的积极想法、以加强日美同盟为核心扩大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作用、参拜靖国神社、以及官邸主导等。

 

  外交成果成为安倍下一个依靠力量

 

   安倍在第2次担任日本首相后,以国际局势和舆论的变化为东风,一直在一步步向前推进中曾根半途而废的政策。例如国际贡献,中曾根在两伊战争期间的1987年,曾试图向波斯湾派遣自卫队的扫雷舰,但在政权内部也遭到强烈反对,结果最终放弃。时过境迁,安倍去年通过了《安全保障法》,扩大了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PKO)的自卫队驰援护卫等自卫队的国际贡献范围,部分解禁了集体自卫权的行使。此外,在亚洲外交中,2015年年底就慰安妇问题达成了号称“最终且不可逆的解决”的日韩协议。

 

      此次安倍访问珍珠港也是中曾根致力于推进的深化日美关系的集大成。在美国国内“Remember Pearl Harbor(勿忘珍珠港)”的论调根深蒂固,这成为反日情感上的依据。继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份访问广岛之后,日美两国首脑共同造访珍珠港,许下和平的誓言,这成为向世界展现日美实现“最终和解”以及结下坚固同盟关系的机会。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345
具有一般参考性
 
2
不具有参考价值
 
11
投票总数: 358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