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想出口中国制造的摩托车?”有一天,堂兄来找我。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卜蜂集团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不久。当时上海生产“幸福”牌摩托车,堂哥问我愿不愿意做出口代理。中国苦于外汇不足,想靠出口赚取外汇。
卜蜂集团在香港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可行。“幸福”牌摩托车虽说是上海企业生产的产品,看上去却似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技术的仿造品。“不是卖古董吧?这么老旧的车,速度又慢,不会有人要。”高管们对代销摩托车一事付之一笑。
|
正大参与的“幸福”牌摩托车 |
会上我这样回应:“要是卜蜂集团能做全球独家代理,我就做。” 在场的人听了这话都惊呆了。我对堂哥说:“条件是必须在香港付款,在中国提货,你去问问上海的厂家答不答应我的这个条件。”
参加会议的人全都摸不着头脑,我有我的打算。80年代初期,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很多华侨从海外回国时都会带回一辆摩托车。那个年代,汽车很少,多数人只有自行车。农村道路又很狭窄,出门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摩托车可以运载所有的东西——蔬菜、水果、虾、猪,还有人。那时从汕头到广州都是靠摩托车来运输。“幸福”牌摩托车样式虽已老旧,作为代步和运输工具在国内还是大有用处的。
但是在中国,摩托车怎样销售才能赚到外汇呢?我把销售对象锁定在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以及他们的国内亲属。我想出一个变通的销售方法:让购买摩托车的人把钱从国外汇到香港,等钱到账后在国内取货。这种销售方法省去了华人华侨从海外带车回国的麻烦,也让有华人华侨的国内亲属能够方便买到摩托车。
我在中国报纸上打出这样一款广告:国外汇款到香港即能在国内拿到摩托车。这则广告一出,2万辆摩托车随即销售一空。上海的摩托车厂家也赚到一大笔外汇。没过多久,上海市向我发出邀请,问我愿不愿意跟上海的厂家合资生产摩托车,后来我成立了上海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公司自主生产摩托车需要技术,不能一直死抓着老旧过时的“幸福”牌不放。我想到了本田,当时本田生产的“CG125” 摩托车在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很受欢迎,我带领上海市的官员们访问了日本的本田公司。
起初本田打算出资合伙,我对本田说:“出资不但麻烦大,风险也大。”本田经过慎重考虑改为提供技术授权。1985年投产后,上海易初的本田摩托车一炮打响。
做生意绝不能随波逐流。谁也不会想到,通过变通的销售方式,不被大家看好的“幸福”牌摩托车,变成了有人气的畅销产品。正大集团由此进入了摩托车及汽车生产行业的新领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