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索尼、夏普、松下……,这些相继宣布将出现巨额亏损和裁员的日本电子厂商都具有共同特点。这些企业为走出泡沫经济崩溃后的“失去的15年”,自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到本世纪,都曾经被迫进行业务的“取与舍”。不过虽然当时看起来似乎是走出了困境,但在取舍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企业掐掉了新业务的萌芽,或者投资打了水漂。如果被成功经验所误导,迷失方向,企业的业务取舍只能带来反复出现缩小均衡的悲惨结局。
1月26日,NEC宣布2011财年(至3012年3月)的将出现1000亿日元的亏损,因此将裁员1万人左右。而2009年该公司刚刚裁员2万人。NEC社长远藤信博解释称,“目前还不清楚日元升值走势和欧洲(局势)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日本”。
NEC从前曾以通信、半导体和个人电脑席卷全球,讽刺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自从一系列NEC对IT业务进行整合行动开始的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NEC的发展开始放缓。最近1~2年,NEC才开始缩减硬件业务,明确推行系统开发等服务化路线。
比IBM落后20年
美国IBM的CEO路易斯•郭士纳于1993年就已经开始推进重大改革,成功完成了服务化转型。NEC与海外企业相比,落后了近20年。
NEC已经在半导体和手机业务方面与其他公司完成整合,而一直悬而未决的个人电脑业务也已经在2011年1月转移到与中国联想集团建立的合资公司。NEC的销售额与顶峰时的2000财年相比下降了42%,2011财年预计将为3.1万亿日元。
如果能够实现盈利还能勉强支撑,但NEC过去12年的共亏损了5427亿日元。就连NEC远藤社长也对于前年制定的2012财年销售额达到4万亿日元、净利润达到1000亿日元的目标表示“已经很难实现”。
索尼、夏普和松下这3家公司都在电视业务上进行了巨额集中投资,也都因此而遭遇挫折。
索尼于2004年与韩国三星电子各出资50%,成立了电视液晶面板制造公司,但电视业务自2004财年到本财年,将连续8个财年出现亏损。有观点指出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从合资公司购买价格昂贵的液晶面板导致成本增加。去年年底,索尼取消了与三星电子的合资计划,开始自主采购面板。
2004年松下宣布了建设平板电视等离子面板大型工厂的构想。从此液晶面板领域的大型化技术不断发展,与等离子之间的价格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因此,该公司吞下了盈利恶化的苦果。
偏重电视业务,盈利难以弥补亏损
截至2010财年,松下已经为建设2处等离子工厂,投入了总计4000亿日元以上。该公司称通过防止关键技术外流的“黑盒子”战略,能够维持国产产品的竞争力,不过虽然2004年电视薄型面板的价格曾经高达每英寸1万日元,但到去年已经暴跌至1000日元左右。
对于夏普和松下,很久以前就有分析师发出了担忧的声音,他们怀疑“单靠电视一项业务是否可以打天下”。两家公司虽然都拥有其他优秀业务,但目前都不具备足已弥补电视业务亏损的盈利能力。
现在在日本8家大型电机厂商中,发展最为强劲的是日立制作所。由于出售HDD(硬盘驱动装置)子公司带来的收益等原因,该公司2011财年可能创下历史最高盈利。
其实,日立在2008财年净亏损7873亿日元,这是日本制造业历史上最糟糕的亏损。对此有观点指出原因在于亏损业务重组推进缓慢,以及集团经营的管理方式不健全。
2009年4月就任日立会长兼社长的川村隆开始推行“百日计划”,将亏损业务从公司剥离。经此一役,不但找到了扭转亏损、实现V型复苏的道路,同时1100多家的子公司也基本得以保全。与松下通过强化总部功能推行的单一化道路不同,日立维护了传统多样性。
为了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生存下来,业务的取与舍必不可少。但是,只顾眼前的重组和过度投入单一领域的投资都会阻碍企业的创造力,可能掐断未来的萌芽。错误的“取舍”必将带来苦果。
(日经新闻编辑委员 安西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