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中平藏 |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竹中平藏:在过去的20年,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发挥的作用巨大。通过观察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可以读取中国经济新的走向。
过去20年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主要由三大因素引起。第一个是市场经济下的人口要因。1989年,作为东西方冷战格局象征的柏林墙坍塌。在此之前,全球市场经济下的人口约为27亿人,苏联解体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使这一数字骤然增至60亿人。市场经济下的人口增加在带来发展和竞争激化的同时,一下子给全球经济注入了活力。
第二个是技术要素。虽然被表述为IT革命、生物技术革命及纳米革命等各种革命,但归根结底就是把所有的信息都数据化的“数据革命”。这一数据革命在瞬间缩短了距离的壁垒,让世界变得很小。无论是美国企业将呼叫中心设在印度,还是世界规模的供应链得以形成,都是因为“数据革命”带来的技术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个要因和上述的第一、二要因有关,即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角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作为全球经济“主心骨”的中国经济已经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雷曼危机爆发后第二年的2009年,就在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负增长中喘息时,中国却实现了9%的经济增长。现在中国和印度已经占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近一半,新兴经济体整体占据了全球的四分之三。日美欧合起来也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如果眼下欧洲经济不稳定的状况持续恶化,这一比重还可能进一步下降。
追溯上述演变过程,似乎可以看出大约每隔10年就会出现一次大的转折。而中国是这些转折的核心。毫无疑问,最初的变化是在冷战格局结束后的1990年前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也给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带来决定性的影响。2000年前后迎来了新的变化。为了解决8国集团(G8)不能解决的问题,1999年成立了20国集团(G20)。此外,2001年高盛创造了以中国为主的新兴经济体的“金砖四国”(BRICS)概念,令人感到世界经济的主角已经交接。在10年后的2010年左右,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发生了明显变化。2009年,G20被定位为探讨国际合作的最重要平台。至此G20已完全取代了G8。同样是在200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就在前一段,中国人民银行汇总了今后10年分三个阶段实现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报告。该报告意味着中国的政策可能成为转变的契机,给今后全球的货币秩序带来新的变化。2012年伴随中国的换届,中国经济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竹中平藏 简历:1973年进入日本开发银行,历任大阪大学副教授、庆应义塾大学教授等,2001起进入日本内阁,曾任经济财政及IT担当相,2002年担任经济财政及金融相。2004年当选参议员。先后担任经济财政及邮政民营化担当相、总务及邮政民营化担当相、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兼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长。2009年任保圣那(Pasona)集团董事长。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