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作为储备货币被各国央行等用作支付备用。尽管马来西亚、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已经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但从全球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在其中所占比重还停留在1%左右。
作为储备货币,各国最为看重的是资本交易的自由化程度。因为需要确保可以随时买卖的流动性。但中国并未将资本交易自由化提上日程。尤其是需要完善短期国债市场,而人民币在这方面尚未达到国际性水平。
英国渣打银行的罗铭勤(Robert Minikin)认为,中国将在2018年前后过渡到只对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动进行管制的管理交换制。
另一项被看重的是保值功能。由于中央银行要用宝贵的资产进行投资,因此希望确保一定的投资收益。中国国债(一年期)利率为2.5%,高于美元利率。
关于保值问题,货币政策也是一个参考因素。日本的货币较易处于贬值通道,这在投资者看来,具有较大的政策风险。中国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避免人民币贬值等,一直不让货币轻易贬值,但2015年8月,中国央行事实上引导了人民币贬值。因此,作为储备货币看来,人民币被认为只会逐步扩大。
但是,人民币的潜力巨大。美国高盛集团的肯尼斯·豪指出:“中国的债券市场在今后10年里将扩大至21万亿美元,为目前的3倍。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更为方便,国际化将进一步得以推进”。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经济解说部 太田康夫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