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两岸双方经济的增长。但在台湾也有人痛恨这种“繁荣”。正如鸿海那样,最近台湾企业的大型投资都在大陆。不在台湾地区建新厂,而是接二连三地关闭旧工厂。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可以往返于两岸之间收入愈丰,但普通工人却只能随着台湾工厂的关闭而失业。如果拥有资产,就可以购买在大陆投资的企业的股票,分得对大陆投资的一杯残羹,但失业者没有购买股票的余款。
在此次总统选举中,出现批判马英九“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受益者只是有钱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声音就是基于这一背景。落在后面的不满阶层转为支持蔡英文,使得马英九在选举中的得票率由上次的58%降到了这次的51%。如果再有50万选民从支持马英九转为支持蔡英文的话,此次选举的胜利者就是蔡英文了。在拥有1800万选民的台湾地区,50万人并不算一个很大的数字。
我们再看一下过去十年间台湾地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在主张独立的陈水扁执政的2000年至2007年,除2001年由于IT泡沫破灭而陷入负增长外,其他年份大致保持在5%以上。而在马英九就任的2008年仅增长0.7%,2009年为负1.9%,经济陷入低迷。虽说金融海啸等导致了全球经济低迷,但两岸关系改善给台湾经济带来的好处似乎没有马英九政权所夸耀的那么多。尽管台湾企业在大陆不断壮大,但恩泽并没有惠及到所有人群。
另一方面,截至2007年,连续8年支撑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是,陈水扁政权推出的“台湾优先”经济政策。陈水扁认为,经济过度依赖中国大陆会影响台湾〝独立”,在限制台湾企业对大陆进行投资的同时,出台了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大型投资进入台湾地区。台湾政府在台南建立了科技园区,接连实现了半导体和液晶面板等领域的高科技产业工厂的招商引资。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