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日本人小声说 > 中国和日本国力何时出现逆转

中国和日本国力何时出现逆转

2015/11/09

PRINT

中日深度观察

        江户时代的另一个特点是老百姓教育水平的提高。包括农民在内,众多老百姓都把子女送到被称为“寺子屋”的学校读书。没有义务教育制度,老百姓是自发地鼓励子女(包括女性)学习。18世纪英国和法国的识字率在大城市才有30%左右,而江户时代日本人的识字率却已达到70~80%。为此,江户时代的老百姓创造的大众文化开花结果,取代了之前的贵族文化。普通老百姓开始热衷于读小说,为版画而疯狂。与此同时,日本自身的数学和工业技术也大为发展。

         经济水平也开始提高。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收集了世界经济学家对过去各国GDP的推算值。结果显示,1820年日本GDP份额虽只有全球的3%,却高于美国的1.8%。当时中国的GDP份额达到32.9%,超过印度的16%,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但是从人均GDP来看,1700年中国为600美元,日本为570美元,1820年中国仍为600美元,日本却已达到669美元,超越了中国。这一逆转或许就是得益于江户时代的经济增长。

         兰学、高识字率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引发了明治维新。富裕起来的农民、商人和手艺人接受教育,掌握和理解被兰学家翻译成日文的欧洲技术和新思想。推倒江户幕府的是长州藩,指挥长州藩军队的大村益次郎就是位兰学家。大村原本是一位医生,因会外语,负责起欧洲兵法书籍和讲义。他的才能得到赏识,最终成为长州藩事实上的军队最高司令官。众多平民百姓聚集到大村身边,学习使用欧洲的先进武器,最终推翻了幕府。

         与日本江户时代同一时期的中国也活跃着汤若望、南怀仁和郎世宁等来自欧洲的传教士。据说17世纪的康熙皇帝亲自学习拉丁文和数学。中国第一幅实测图“皇舆全览图”就是由康熙命令传教士编绘的。最初阶段,在接受欧洲文化方面日本与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中国却没有出现明治维新。

        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是平民教育水平的差异。日本方面,推动明治维新的是下层武士、商人和富裕起来的农民。可以说江户时代末期日本的教育水平非常高,连普通平民都能够理解外国的新技术和新思想。领导者不管怎样下达指令推进维新运动,如果底层的人不理解支持,新技术和新思想就无法推广。清朝末期中国也出现了几次维新运动,但仅限于宫廷内部,并未成为广泛的大众运动。在中国,通常只有地主阶级的儿子为了科举考试而上学,平民的孩子能够上学的少之又少。因此中国老百姓在20世纪之前对欧洲文化的理解一直推进缓慢。

        国力这个词具有国家主义属性,我并不喜欢,不过有时一定得说。就平民的教育水平这一观点来看,日本的国力超过中国是在18世纪的江户时代。人才就是国力的源泉。包括平民在内,要是不能让所有人都接受教育,不管一小部分人多么优秀,这个国家也是脆弱的。每当看到中国还有孩子上不起学的新闻,笔者都会这样想。

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亚洲总局编辑委员 村山宏,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545
具有一般参考性
 
8
不具有参考价值
 
92
投票总数: 645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