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入中国的投资“热钱”再次出现增加。显示资金流入的外汇占款余额增速在10月处于约3年来的最高水平。为了在利率相对较高的中国获得利息收入,伪装成贸易收支的“违规资金”似乎正在流入中国。中国政府认为这将导致房地产行情过热以及人民币过度升值,因此继今年夏季之后,启动了监管强化举措。
作为衡量资金进出的指标,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的外汇占款余额在10月比上月增加4495亿元。增加幅度创2011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最近3个月的增幅让人联想到违规资金流入引发关注的去年底至今年春季的情况。
中国禁止以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买卖为目的、没有实际需求支撑的资金流入国内。不过,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热钱”开始通过香港等各种渠道进出中国。
例如,利用伪造海关文件等方式通过银行审查,然后由中国方面接受国外没有实际交易的出口货款,再将资金用于证券和房地产投资等手法。有分析认为,熟悉中国海关制度的香港企业和亚洲华侨等正在涉足这种交易。
其背景是国内外利率差的扩大。由于货币宽松政策长期实施,发达国家资金泛滥的情况正在加剧。另一方面,中国的银行相关人士称:“人民银行正在收紧资金供给”,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1月下旬一度达到4.71%,提高至约9年来的最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在国外筹措到低利率资金,将很容易赚取利息收益。
为了应对投机资金的流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于12月7日发出通知表示将对伪装为贸易的违规资金流入展开严格查处。具体而言,将加强对伪装为贸易货款收支的资金流动进行监管的体制。
尤其是针对交易金额巨大但体积较小且易于运输的商品的出口,已要求银行对是否伴随实际贸易行为加强审查。还将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如果必要还将进行实地调查。
在中国,今年春季之前出现了出口额激增。中国大陆对香港出口额与香港来自中国大陆的进口额之差出现扩大。当时有观点怀疑,“为了让资金进入中国,可能虚增了出口额”,6月外汇管理局加强了监管。
在最近的11月,中国出口额比上一年同月增长12.7%,时隔7个月创2位数增长。另一方面,英国汇丰银行(HSBC)发布的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却显示,出口订单出现恶化。而在11月4日闭幕的广交会上,出口签约额比上次展会减少10.9%,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口的增长显得突兀。
资金迅速流入中国可能带来人民币升值和房地产行情暴涨等副作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日来屡创新高,有可能突破作为心理关口的1美元兑6元大关。由于资金泛滥等产生的影响,上海和北京的住宅价格在1年里上涨了20%以上。
资金进出监管存在极限,市场开放压力加大
中国贸易总额将扩大至匹敌美国的规模,在这种背景下,像以前那样对资金进出进行严格监管正越来越困难。在寻找逃避监管漏洞的投资资金与进行监管的中国当局之间,猫捉老鼠的游戏仍将继续。
国家外汇管理局于6月开始监控伪装为贸易结算的投资资金。当时针对贸易公司和银行出台的检查机制强化等举措的效果日趋减弱,因此不得不再次采取措施。
美银美林集团表示,“被虚假出口利用的是黄金和半导体等交易额巨大但运输费低廉、且易于进行价格操作的商品”。利用中国本土和香港之间的利率与汇率差,正在进行套利交易。
中国共产党在11月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不过,并未提出时间表,中国政府对要求开放市场的压力感到头痛。
(土居伦之 上海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