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建投资放缓或扩大地方差距
2018/05/16
此前一直支撑中国经济的基础设施投资正在减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4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2.4%,增长率比1~3月下降0.6个百分点。由于中国领导层对地方债务激增感到危机,踩下了刹车。基础设施投资的放缓或将进一步扩大已经存在的地区间差距。
内蒙古包头市的地铁建设工程停工 |
道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4%,看起来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但最近几年均为近20%的增长率,2017年的增长率达到19%。
日本也在1990年代为刺激经济而增加了公共事业,但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口下降,为了维持增长率开始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由于基础设施投资放缓,固定资产投资整体的增速1~4月下滑至7%。自1999年全年(6.3%)以来,创出时隔19年的最低增速。
在基础设施减速的背后,存在中央对地方债务的危机感。在中国,民营企业与政府共同推进公共事业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从约2年前开始增加,但这种PPP项目相继被叫停和削减规模。其规模据称达到5万亿元。
PPP模式原本的目的在于抑制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同时推进基础设施投资,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为民营企业的参与并不充分。投资收益率较低的项目居多,同时还存在当地国有企业获得优待的问题。为了吸引民间投资,甚至出现了地方政府保证基础设施事业收益的项目。
中国领导层将“防范金融风险”排在到2020年之前解决的三大课题的首位。其中,抑制地方债务是当务之急。本来地方政府不能在地方债以外融资,但实际上违法融资络绎不绝。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