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享服务在日本遇到的2个障碍
2020/08/03
中国最大网约车企业滴滴出行开拓日本市场之路遇到重重阻碍。自2018年进入日本后,该公司已在日本全国25个都道府县提供出租车打车服务,但进入7月后已在11个县停止服务。源自中国的共享服务大张旗鼓地进入日本,但为什么难以扎根呢?原因是面临着2大障碍。
![]() |
滴滴在日本通过发放优惠券大力提升打车APP的知名度(2019年7月) |
扩张战略遇阻的是滴滴出行与日本软银联合出资的DiDi Mobility Japan(东京中央区)。乘客想通过智能手机轻松打到出租车,出租车公司也想提高车辆运行率,打车APP恰好将两者匹配起来,此前存在感不断提升。不过,7月以来,滴滴已在日本滋贺县和青森县等11个县停止服务。
发放优惠券等吸引日本用户
滴滴在中国的APP也能直接在日本使用。凭借这一优势,滴滴将合作对象扩大到了日本全国的出租车企业。但实际上“入境游客的使用只有2成”(DiDi的宣传负责人)。这还是通过发放优惠券等努力吸引日本人用户的结果。
滴滴的利润来源是向日本当地出租车企业收取的手续费。一般是按车费的几个百分点提成,但如果使用APP的乘客人数难以增加的话,优惠券等投资就等于打水漂。在这样的情况下又遇到了新冠疫情,人们减少了外出。于是,利用者锐减,手续费收入也难以指望。
在日本实质性涨价
除提供服务的区域缩小外,滴滴还决定向使用者收取数百日元的APP使用费。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这种实质性涨价举措很容易导致客户的流失。
滴滴出行是知名的“独角兽”(公司估价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之一。据美国调查公司CB Insights的数据,企业估值为56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这样一家企业为何会在日本陷入困境呢?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经亚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琼斯指数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时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综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数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纽约黄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