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洞朗对峙看莫迪的“民粹风险”
2017/09/07
中国和印度军队在洞朗地区对峙了达两个半月之久。两军于8月28日宣布就撤军达成一致。似乎在8月30日前结束了对峙。两国军队从6月中旬开始对峙,但实际上,中印早在7月就对停止对峙达成了一致。之所以一个月后才宣布和解,是为了照顾两国国民的感情。但过度重视民意,也可能会失控而引发军事纠纷。
身穿厚重军装的两国军人互相站在对面,阻止对方前进。他们手中并没有拿着刀枪,还能听见彼此相互提醒“不要使用暴力”。7~8月,印度媒体播放了这组两军以山脊为背景相互推搡的画面。虽然注明“拍摄时间和场所不清楚”,不过从画面上可以看出两军士兵在拼命响应“不要开枪”、“但要扬我国威”的高难度要求。
在印度老百姓之间发生了抵制中国产品的运动(7月,印度新德里,AP) |
对峙现场为不丹西部的洞朗地区(也称多兰高地)。此地距离印度东北部的锡金也只有数百米。6月16日,不丹政府发现中国军队在此地修建道路。与不丹进行防卫合作的印度军队越境阻止中国军队建设,两军开始对峙。
据印度政府官员透露,两国于7月在水面下就同时和分阶段停止对峙达成一致。尽管如此,两军依然在互相谴责和威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7月30日举行的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明确表示,人民解放军“有战胜一切侵略的信心”。印度总理莫迪也在8月15日庆祝独立70周年的演讲中强调:“无论是海上还是边境,我们有足够的能力从(外敌的)威胁中保卫印度”。
两位首脑之所以未放弃挑衅姿态,是因为无法忽视两国高涨的民族主义。在互联网上,印度的民众不断发文称“合并不丹、打造防波堤”,而中国网民也称“洞朗是中国领土”。好战性的帖子不断涌现,印度还发生了抵制中国产品的运动。
截至8月上旬,双方有500多人在洞朗展开对峙,后方有印度军队1.2万人、中国军队1.6万人集结。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中印军队相互投掷石块的小规模冲突。两国均意识到国民感情无法发布撤军协议,推高了洞朗地区发生不受控制的全面冲突的风险。
中央银行的公示汇率显示,在两国宣布停止对峙的8月28日,印度卢比对美元汇率创出约4周来最大涨幅。在不久之前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期间,由于各国寻求退出货币宽松政策的预期,自早晨起出现了卖出美元、买入卢比的操作,但“撤军协议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汇率分析师Anand James表示。
莫迪政府因过度重视民意或采取错误政策的风险还体现在经济方面。在受债务困扰的农民相继自杀的背景下,莫迪的执政党控制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北方邦政府决定免除农户的债务,免除总额已经达到180亿美元。有预测称,到2019年大选之前将超过400亿美元,损害金融机构财务状况的危险性将提高。
在此次的中印两军对峙中,莫迪总算成功遏制了激进的“民众”声音,成功实现了软着陆。但是,看似稳固的莫迪政权陷入过度“民粹主义”陷阱的风险随处可见。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黑沼勇史 新德里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