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要借钙钛矿型光伏电池打翻身仗
2022/10/12
由日本研究人员发明的“钙钛矿(Perovskite)型”光伏电池被视为新一代光伏电池的最有力候选,日本国内企业将其推向实用化的举措取得进展。虽然欧洲和中国企业在该领域处于领先,但积水化学工业和东芝将在2025年以后启动量产。日本企业将利用自身擅长的材料技术等,提高曾是弱点的耐用性和能量转换效率,将价格降低到现有电池的一半,力求在光伏电池市场重振旗鼓。
![]() |
钙钛矿光伏电池是2009年由桐荫横滨大学特任教授宫坂力发明的。这一发明被视为诺贝尔奖的有力候选,有望使用印刷技术,以硅电池的一半成本来制造。重量只有硅电池的十分之一,而且可以弯曲。还有一个优点是可以安装在建筑物的墙壁以及纯电动汽车(EV)的车顶等以前难以设置的地方。
“在室外达到了相当于10年的耐用性,量产已有眉目”,积水化学新一代技术开发中心负责人森田健晴充满自信地说。钙钛矿型光伏电池非常怕潮湿,如何封闭住材料对耐用性起到关键作用,此前一直是困扰企业的课题。
积水化学的优势是在液晶显示屏和汽车挡风玻璃的制造过程中钻研出了封闭住薄膜材料的技术。以此为基础,达到了实用化所需要的耐用性。目前已开始试制30厘米宽的光伏电池,将于2025年实现商业化。JR西日本已开始讨论在争取2025年全面开业的“UMEKITA(大阪)站”广场安装该型电池。积水化学还在开发1米宽电池的制造技术,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量产。
![]() |
此前与耐用性一样成为课题的能量转换效率也逐步获得提高。2021年,东芝开发出了可均匀涂覆材料的制膜技术,约700平方厘米的试制品达到了15.1%的转换效率。目标是2025年实现实用化。积水化学此次也在30厘米见方的电池上达到了15%的转换效率。
有的企业打算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Kaneka制作出了与硅基相结合的“串联型”电池。可吸收更大波长范围的光,1平方厘米的试制品实现了29%的转换效率,达到硅电池同等以上的水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报道评论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经亚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琼斯指数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时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综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数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纽约黄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