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异的病毒(3)颠覆常识的“巨大”
2020/06/19
病毒小而简单——对病毒的这种定义正在动摇。这是因为进入21世纪,明显更大、具备复杂结构的“巨大病毒”相继被发现。这种病毒的尺寸远远大过属于微生物的细菌,具备本应只有生物细胞才拥有的膜和大量基因。面对颠覆常识的奇特形态,研究者有些困惑。还有观点认为如果巨大病毒不断进化,最终将诞生超乎想像的生命体。
1992年,在英国一家医院捕捉到的变形虫感染了某种东西。以通常的显微镜观察,大小为750纳米。研究人员认为“是细菌”,根据地名定名为Bradford球菌。
到了2003年,情况发生显著改变。通过能看得更细微的电子显微镜进行分析,发现其外形类似于病毒,呈“正二十面体”。国际科学杂志上刊登了认为其“属于病毒”的论文。这种病毒大小与细菌非常接近,取英语“mimic(相似)”一词而命名为“拟菌病毒(Mimivirus)”。
![]() |
此前的病毒最大仅为200纳米左右。由于很小,难以独立存活,没有被视为像细菌那样的生物。巨大的拟菌病毒动摇了属于“非生物”的病毒与生物的界限。
为何仅仅是更大就引发争论呢?鲸鱼和大象虽然体型巨大,但并没有被认为“与生物不同”。而病毒的大小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如果过大就不符合病毒的“定义”。
病毒在1890年代作为能穿过细菌无法通过的“过滤器”孔穴的未知病原体而被发现。当时发现的是感染烟草和牛的病毒。
1930年代,人类能够通过电子显微镜详细观察病毒。“小”是病毒的代名词,拟菌病毒的大小不在一般范围内。
进一步给研究人员造成冲击的是其奇特形态。拟菌病毒有脂质膜包裹遗传物质DNA、3层外壳覆盖外侧,表面甚至长有纤维。普通的病毒仅以外壳包裹遗传物质。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经亚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琼斯指数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时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综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数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纽约黄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