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产业聚焦 > 工业 > 日本开发无能量损失的大容量蓄电池

日本开发无能量损失的大容量蓄电池

2021/03/05

PRINT

脱碳经济

      克服蓄电池的缺点,减少能量损失——日本东京大学的山田淳夫教授等人的研发团队正在开发能防止蓄电池以热能形式损失能量的电极材料。关键在于氧原子的作用。如能通过控制氧原子的作用来抑制发热,则将减少能量损失。要是能推向实用化,到2030年前后,能量损失少的大容量蓄电池或将变得理所当然。

        

  

      要实现日本政府倡导的2050年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需要开发出高性能的蓄电池。原因是有必要储存以风力和光伏等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无论是日本国内还是国外,大学、大企业和初创企业均在提高性能的蓄电池开发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要增加蓄电池能够储存的能量,需要增加电池中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的金属离子的数量。蓄电池也是通过离子从正极向负极移动来储存电能。如果增加金属离子的数量,即可使蓄电池获得高容量,但正极能保持的离子的数量存在极限,这成为蓄电池开发的障碍。

  

      山田教授等人将关注点投向了正极材料中的氧原子。他们认为如果让氧原子拥有的电子也成为能量的搬运工,即可飞跃式增加能储存的能量。

      

蓄电池(资料)

      这一思路以往就有,但存在利用氧原子的电子的材料容易发热这一缺点。失去电子的氧原子由于结构变得不稳定,将与附近的氧原子结合。这时就会产生热量并失去储存的能量。这一点成为实用化的障碍。

  

      山田教授等人注意到了由钠、锰和氧混合而成的名为“Na2Mn3O7”的材料。他们发现如果将这种材料用于蓄电池的正极材料,即使让氧原子的电子成为能量的搬运工,氧原子之间也不会在正极电极相互结合。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6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1
投票总数: 7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