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攻防(3)“红色浪潮”涌来
2018/02/21
“已经达到能和苹果相抗衡的水平了吗?”2017年底,从事产品调查和分析的初创企业TechanaLye公司的社长清水洋治(55岁)感到吃惊。因为他们发现中国华为技术的最新款智能手机“Mate10Pro”芯片采用了与“iPhoneX”相同的最尖端的10纳米电路线宽。
![]() |
紫光集团在美国硅谷设立的设计基地 |
设计来自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缺乏进入世界前10的大型企业,但已拥有1200家相关企业。多为设计公司,制造则委托给台湾等地的代工企业。今后,中国政府计划提供巨额补贴,国内工厂将增加。清水预测称,“用不了10年,中国企业将席卷半导体市场”。
在美国硅谷,中国企业也展开了行动。2016年秋季,扩张半导体业务的紫光集团建立了设计基地。
“正在开发新的存储器”,一名40多岁的男性技术人员透露。从附近的美国美光科技和西部数据跳槽到紫光的技术人员超过40人。“为了战胜三星,需要拼命工作”,据称他们在圣诞假期中也在工作。紫光2015年向美光科技提出的收购被美国政府否决,但对于从美国引进技术仍难掩热情。
而在没有语言障碍的台湾,这些企业大张旗鼓的挖人也已开始。如果跳槽到大陆企业,工资将达到之前的2~3倍。台湾半导体巨头的经营者感到头疼,称“去年被抢走100多人”。台湾理科顶尖人才集中于半导体行业,收入也很高。但是,在待遇方面难以抗衡大陆企业。
承担世界IT产品组装的中国每年需进口20万亿日元以上的半导体。在不希望看到外汇流出的政府的支持下,紫光旗下的长江存储器投入合计6万亿日元,在中国国内新建存储器工厂。紫光董事长赵伟国(50岁)表示,武汉工厂在2018年之前至少需要1000多名技术人员。
2017年在半导体销售额方面居世界首位的韩国三星电子也表示,“令人恐惧的是中国”,难以掩饰警惕之心。如果中国掌握半导体制造业的主动权,供给量将迅速增加。低调的“红色半导体”的攻势蕴藏着剧烈改变供求环境的可能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山田健一 伊原健作 佐藤浩实 细川幸太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报道评论
HotNews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经亚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琼斯指数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时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综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数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纽约黄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