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入局“特朗普游戏”胜算几何?
2017/01/24
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董事长郭台铭已经决定到美国一决胜负。1月22日,郭台铭宣布,已开始讨论在美国新建液晶面板工厂。“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不仅敦促美国企业积极投资,还希望海外知名企业在美进行巨额投资。作为知名企业家,郭台铭是否已站在游戏舞台之上?胜算又有几何呢?
鸿海精密工业董事长郭台铭(右) |
早有计划
郭台铭发布的新工厂建设计划规模巨大。据悉,投资额超过了70亿美元。他同时透露,作为最重要合作伙伴的美国苹果也将参与投资。
不仅是台湾媒体,美国媒体也纷纷进行了报道,这不难理解。因为鸿海的决定看起来就是亚洲的代表性企业首脑回应了特朗普的要求。
在美国投资、增加就业岗位的人是伙伴。无论何种理由有反对行动的人就是敌人。特朗普的态度十分明确。他高举“美国第一”的大旗,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批评声犹如耳旁风。美国作为巨大的市场,日本和欧洲的企业无法无视其最高权力拥有者,相继宣布了在美投资计划。
趁着这股潮流,郭台铭是否也加入了这些企业家的行列?不,这样的想法仍过于轻率。
据悉,鸿海的盟友软银集团社长孙正义在2016年12月拜会就任之前的特朗普,这成为鸿海此次决定快速启动的契机。当时,孙正义表达了软银与鸿海在美国共同投资的意向,但有消息称郭台铭好几年前就开始考虑在美国建新工厂了。
中美制造成本差距降至1%
向此前高速增长的中国大陆市场投资,或者将工厂迁往制造成本更低的国家,这些做法可以理解,但在美国建厂是否符合逻辑呢?郭台铭或许想到了“美国作为世界工厂正在复苏”的趋势吧。
1月11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制造成本方面,中国相对于美国的优势已缩小到1%。
中国的比较对象是包括上海和江苏南部等地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虽然该地区的工资上涨较快,但中美之间制造成本差距缩小的原因不仅在于人工费。
利用IT技术改善生产效率、“页岩气革命”推动能源成本下降,美国制造业面临的环境正在明显改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报道评论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