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与中国的渊源
2016/12/21
日立制作所12月14日在北京召开董事会,目的是强调重视中国市场的姿态,中国方面执掌经济政策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改委)的官员在董事会上发表讲话,表示出欢迎姿态。可以看出日立正谋划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以在中国市场实现高速增长。
在董事会一开头,发改委的官员表示中国政府正在推进结构改革,不用担心今后的经济增长。发改委是在财政拨款和审批投资案件方面掌握着强大权限的经济机关。该部门的官员在企业的董事会上发表讲话极为少见。
介绍在华业务战略的日立社长东原敏昭(左)和中国总代表小久保宪一(12月14日,北京) |
日立从2007年开始与发改委展开合作。与发改委合作的海外企业有美国通用电气、美国微软、德国西门子、美国思科系统和欧洲空客等知名企业,而日本企业中只有日立一家。12月15日,日立与发改委召开技术交流会,探讨让发改委选拔出的政府和企业的200名技术人员与日立的50名技术人员展开合作。
为何日立能与发改委构建这样的关系呢?背景在于日立与中国的渊源。日立在中国开展业务是在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之前的1964年。当时日立曾通过商社向中国出口压缩机。
1972年,日立获得了唐山火力发电站的建设订单。当时中方的负责人是之后成为总理的李鹏,日本在中国确立了深厚的沟通管道。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唐山大地震,日立方面也有技术人员遇难,当时李鹏的夫人等还专程进行了吊唁。
1980年作为中日合资的第1项案件,日立与中国政府就在福建省开展彩色电视机的本地生产达成协议。日立曾经席卷中国的电视机市场。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也曾在担任电子工业部部长的1985年访问了日立的工厂。
目前,日立在中国的集团企业数量达180家,员工人数多达4万7000人。2015年度的销售额为1万500亿日元。受出售集团企业和汇率影响,预计2016年度日立在中国的销售额将减少至9000亿日元,不过东原敏昭社长明确提出力争到2021年度将在华销售额提高至1万5000亿日元的目标。
对于日立来说中国业务是“按区域来看销售额最高的重要市场”(东原社长)。中国业务的走向关系到日立整体增长战略的成败。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北京 多部田俊辅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