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低价智能手机正在席卷全球。中国6家大型手机企业2014年4~6月的全球市场份额扩大至约30%,已开始对全球最大企业韩国三星电子等的业绩构成挤压。就像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视,“薄利多销”的趋势在智能手机市场也将迅速扩大。日本相关企业也将因此面临严峻的局面。
中国手机企业整体市场份额逼近三星
据台湾调查公司集邦科技(Trend Force)最近发布的4~6月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小米科技的市场份额相比1~3月提高0.4个百分点,达到4.5%,提高至第6位。首次超过了排在第7位的索尼(4.4%)。小米热销机型“红米”价格低廉,最低每部仅售699元。
包括份额排在第3位的联想和第5位的华为等在内,在市场份额排在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到了6家。合计份额达到约28%,与2012年全年的约16%相比迅速提高,正在逼近三星的31.4%。受来自中国企业的价格竞争的影响,三星4~6月合并业绩方面9年来首次陷入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双双下滑。
中国大陆企业在IT终端的研发能力方面尚与日美韩企业存在差距,但为何能如此迅速的扩大市场份额呢?其背后是台湾企业的存在。
其中包括生产作为智能手机核心部件的系统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联发科技。该公司通过积极利用其他公司的专利、以及与世界最大半导体代工企业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TSMC)等的合作,大幅降低了成本,使得其所提供的产品相比该行业最大企业美国高通低30%~50%。
此外,联发科技还配套提供设计图,使智能手机制造变得更为简单。在中国流传着做鞋的也能成为智能手机企业的说法。正如所形容的一样,不具备相关技术的其他行业企业也开始轻松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而在组装方面,世界最大电子产品代工服务(EMS)企业鸿海具有领先优势。此外,其他台湾电子代工企业也陆续进入智能手机代工生产领域。智能手机光学镜头领域的世界最大企业、大立光电等零部件厂商也在不断成长。
“Chaiwan”模式颠覆游戏规则
这一被称为“Chaiwan(中国大陆+台湾)”的分工模式创造出了大量的低价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产业本应是美国苹果和三星建立的高收益业务,但这种分工却完全颠覆了游戏规则。与台湾进行分工的趋势还正扩大至印度等国家。据美国调查公司NPD DisplaySearch统计,随着低价智能手机的普及,预计2014年智能手机平均价格与2013年相比将下降14%,降至259美元。
中国企业的低价智能手机正相继进军东南亚和南美等新兴经济体市场,增长势头毫无减弱的迹象。据NPD DisplaySearch统计,预计2014年200美元以下的低价智能手机供货量将比上年增长43%,猛增至约4亿4千万部,而市场份额将达到整体的37%。受此影响,被认为属于高价位的40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供货量则将减少6%,减至3亿9400万部,将首次转为减少。
由于低价智能手机的崛起,日本企业面临的局面正日趋严峻。日本最大智能手机企业索尼7月底刚刚将2014财年(截至2015年3月)的销量目标从此前的5000万部下调至4300万部。而营业损益也将从盈利260亿日元转为仅维持收支平衡。目前已经转向“不追求规模,而追求收益”(索尼首席财务官吉田宪一郎)的方针。
另一方面,日本国内大型电子零部件企业则在低价智能手机领域找到了商机。除了向低价智能手机大型企业销售产品之外,还力争像联发科技那样向中国企业提供设计图。各公司正竞相朝联发科技看齐。
(山下和成 台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