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发出不使用稀有金属的储氢合金
2021/10/25
在迈向脱碳化、氢燃料受到关注的背景下,高效运输氢的技术的研发取得进展。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等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不使用稀有金属也能高效吸附氢的合金。如果廉价的氢运输方法得以确立,将有助于氢能利用的扩大,推动日本达成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政府目标。
氢燃烧后不产生二氧化碳,作为环保的新一代燃料受到期待。制造氢的方法有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的制法等,但日本能设置大规模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土地有限。因此,如果在日本的发电站利用在中东等海外制造的氢,就需要进行运输。
![]() |
利用高压合成器,以铁和铝制造了吸附合金(图片由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提供) |
氢在气体状态下体积巨大,运输效率低。如何高效运输成为课题。解决对策之一是利用“储氢合金”。让氢吸附于合金之后运输,运输后通过加热等方式取得氢。单纯换算可将1升氢压缩至3枚1日元硬币大小。
储氢合金此前利用容易与氢发生反应的钛和稀土类的镧等稀有金属,与不易和氢发生反应的铁等制成合金。不过,稀有金属的价格高,被认为成为普及的瓶颈。
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携手东北大学、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在合金的构成等方面下工夫,发现了在不采用稀有金属情况下,能利用铝和铁储藏氢。铝和铁均为不易与氢发生反应的金属,但如果在7万个大气压以上的环境中,使之与65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氢发生反应,吸附之后能形成新的金属氢化物。
在高温高压下,氢的性质发生变化,即使是不易发生反应的金属也能吸附。新制造的合金具备在常温下不泄漏氢、在高温下释放氢的性质。与此前的吸附合金相同,有可能用于氢的运输。
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等此前发现,铜和铝的合金也能吸附氢。不过,存在氢的吸附量仅为稀有金属合金的约一半等课题。新开发的铁铝合金可吸附与稀有金属合金几乎相同量的氢。
新合金采用比较廉价的金属,有可能把成本降至稀有金属合金的一半以下。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关西光科学研究所的研发团队负责人斋藤宽之表示,由于新合金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制造,“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商用化仍需较长时间”。今后的目标是即使降低压力也能制造出合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经亚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琼斯指数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时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综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数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纽约黄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