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森:中美可以避免掉进修昔底德陷阱
2017/08/02
中美两国自1979年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已经过去约40年,两国的权利制衡发生了巨大变化。就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采访了国际政治的权威人物、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请他谈一谈对于中美未来的看法。
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 |
格雷厄姆·艾利森:中国一直在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感觉两国发生冲突的风险正在升高。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两位强势领导人正在加剧这种危险。
新旧大国之间无法避免冲突的事态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这个称呼源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名字。正如我在新书《注定开战》(Destined For War)中阐述的那样,过去500年里全球有16次主要的霸权之争,其中12次发展成了战争。中美也可能掉进这个陷阱。
特朗普提出“重塑伟大的美国”(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有很多相同点。比如都对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本国的优越性感到骄傲,希望通过快速改革向建设伟大的国家迈进。不仅如此,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还都把对方的存在视为障碍。
我担心有着这些共同点的特朗普和习近平会围绕特定的未决事项加深对立。7月8日,双方在召开20国集团(G20)峰会的德国汉堡举行了会谈。围绕应对快速推进核开发的朝鲜问题,中美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感觉两人的关系有些恶化。
据悉,特朗普首先就中方停止进口朝鲜煤炭向习近平表达了谢意。不过停止进口煤炭并未取得预期结果,特朗普要求中国实施更加严厉的制裁,似乎向习近平施加了压力。此外,美国对与朝鲜关系密切的中国企业和银行实施的“二级制裁”也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不仅是朝鲜的核开发问题,中美贸易失衡和台湾问题也可能成为引发两国冲突的导火索。中美如今已经属于“敌对竞争者”关系。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加深确实可以缓和摩擦,但无法保证能避免决定性的对立。
20世纪初爆发冲突的霸权国英国与挑战国德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就很密切。如果发生冲突的话失去的东西将比得到的更多,基于这种想法,英德两国之前一直被认为不会发生战争。直到1914年才发现这种观点是一个“巨大的错觉”。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索,爆发了双方都不希望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霸权国与其他主要国家之间强化关系,迫使挑战国遵守现有国际秩序的情况比较多。不过,特朗普对于提高美国影响力的合作框架基本上持轻视态度。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应对全球变暖的国际框架《巴黎协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美国的“向内倾斜”给了中国可乘之机。习近平变成了自由贸易和全球变暖对策的主导者。只能说非常有讽刺意味,这是特朗普的一大失误。
中美能否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答案是可以。在我研究的16次霸权之争中,有4次并没有发展为战争。这是因为新旧大国相互让步、修正了路线,比如20世纪初的英国与美国以及冷战时期的美国与苏联等。我们从世界历史中学到很多经验。从过去的霸权之争中也能吸取一定的教训。不能因为缺乏决策能力和目光短浅的思维方式而犯下本可避免的错误。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