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斯海默:中美争夺将更激烈
2015/02/05
美国政治理论家、芝加哥大学教授 约翰·米尔斯海默:如果中国经济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经济实力也会转化为军事实力,肯定会试图在亚洲确立支配地位。但美国根本不想与中国在亚洲划分势力范围。
中国提出“和平崛起”的口号,告诉各邻国无需担心。但中国的行为给人的印象却正好相反,中国想要夺取尖阁诸岛(编者注:中国名为钓鱼岛)、统一台湾、也他要把南海变成自己的“内海”。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 |
对于中国来说,最为理想的方案就是自己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国家,而美国则退出亚洲。美国和日本却不可能喜欢这样的方案。中国和日美在安全方面的交锋有可能变得非常激烈。是否会发展到冲突还很难预测,但我想至少围绕尖阁诸岛、台湾、南海,发生冲突的危险性正在增高。
但是我并不想去谴责中国,并且也没觉得中国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人的思想有多么强硬。从19世纪中叶(编者注: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以后的百年时间里,衰弱的中国受到欧美和日本的欺凌,体验过屈辱的滋味。中国人脑子里想的是不能重蹈历史覆辙。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压倒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的大国,把美国赶出亚洲。站在中国立场来看,这是有其道理的。
我一直在体系性地研究大国的历史,探寻是否存在共同的模式。从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到帝国时代的德国,再到日本、苏联、美国等,对它们的行为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长期研究,我得出的结论是,国家越强大就越想把周边地区置于自己控制之下。这点没有例外。要想在充满危险的世界上生存下去,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中国的崛起不可能是和平的”,对于我的这一观点,许多人表示反对。提得最多的观点就是中国与各国的经济相互依赖正在逐步加深,因此可以防止冲突。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的确,在东亚,以及中美间的经济相互依赖正在加深。但国家间如果发生纷争,相对于经济的盈亏,最终还是政治上的判断更为优先。例如,假设台湾宣布独立,中国将会立即动用武力,这一点可以肯定。因为政治比经济更为重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和俄罗斯、法国、英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曾经相当深厚,但还是爆发了战争。
美国应当把军事力量从欧洲和中东转移到更为重要的亚洲。甚至需要与俄罗斯携手,建立起对抗中国的联盟。但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俄罗斯对立,并且对“伊斯兰国”宣战。这样做很愚蠢。在战略上轻率而错误。这让美国很难把力量投向亚洲。
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世界著名政治理论家,通过大国间的实力对比来分析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者。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芝加哥大学教授。现年67岁。
采访者评论:米尔斯海默的观点相当悲观而且充满了戒心。但他既不是反华主义者,也不讨厌中国。或者说,他做到了完全排除感情因素,通过研究大国的行为模式,根据悲观的历史经验规律给出结论。在国际关系学界,认为世界秩序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间实力对比的人,被称为现实主义者(编者注:与之相对的则是理想主义者)。米尔斯海默将国家视为一个“分子”,根据其行为推导共同的法则。可以说是类似物理学家的思考方式。无论是否同意他的结论,这方法论都值得借鉴。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秋田浩之
报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