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中日茶坊 > 明天的“发那科”和“无印良品”来华求合作

莫邦富的日本管窺(174)明天的“发那科”和“无印良品”来华求合作

2017/11/17

PRINT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莫邦富:这几年,我在中国以及日本各地演讲时,多会提及中日经济交流的新趋势就是“从硬变软”。这里说的“硬”是指“硬件”,而“软”也就是指“软件”了。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中日经济交流的一大特点就是集中在硬件领域,从引进家电、汽车、机械、重要零部件到引进日本的新干线等,就是最好的佐证。可以说,中日之间的这种交流,前期以宝钢为典型,后期则数新干线为代表。

 

      不是说中日之间今后不会再有涉及硬件领域的交流了,但主流则已经开始逐渐转向软件领域的交流。从访日旅游、寻求日本的医疗服务、留学等,到引进日本专利技术、环保、农业关联的各项技术,机器人领域的新发展、知识产权等,完全反映了中日经济交流从硬到软的一大变化趋势。

 

      这些年来,我多次带领日本企业访问过中国,也帮助了一部分日企落地中国,有的日企在中国建厂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当年许多日企往往看中中国有着丰富的价廉物美的劳动力这一亮点而来到中国的。

 

      而最近我带到中国去寻找合作机会的日企则往往关注到中国的新变化。他们惊喜地发现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工程、医疗技术、大健康、农业等成了中国的关注热点。

 

      12月上旬,我会带一批日企去参加在海南博鳌、杭州萧山等地举办的大型论坛。

 

      他们有的是日本名闻遐迩的超大型公司,擅长运用强大的制造能力,把AI(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成果化为经济第一线的亮丽成绩单;有的公司尽管规模不大,还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但是主攻农业机器人和食品机器人,让机器手赛似人手,有着力争成为明天的发那科那样的雄心;还有带有相当部分公益性质的企业型团体,在经济活动中运用AI精准预测市场需求,让传统色彩浓厚的信息服务显示出了其本业中所包孕的市场商品化的巨大可能性;甚至还有主打IP和品牌的企业,表示愿意帮助中国商品打进日本高端市场。

 

      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诚心诚意地到中国去寻求合作好伙伴,希望能够共同开拓中国国内及海外的巨大市场。除了个别的巨大型企业之外,“明天的发那科”或“明天的无印良品”,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莫邦富 简历

上海出生。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毕业后,曾在该校任教。1985年留学日本,在日 本读完硕士、博士课程。现在是旅居日本的华人作家、评论家。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1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10
投票总数: 11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