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中日茶坊 > 日本企业多走改造发展型的创新之路

莫邦富的日本管窺(152)日本企业多走改造发展型的创新之路

2017/06/16

PRINT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莫邦富:近几年,我一直在追踪传统企业的创新问题,渐渐地发现中国的传统企业所面临的创新课题和日本企业所走的创新之路很有一些不同之处。

 

      如果把这些不同用比较直观的比喻来说明的话,中国许多地方政府对传统企业提出的创新要求的出发意图没有错,但是追求的多是腾笼换鸟,重起炉灶的拆迁型创新之路。有点像济南把有着百年历史的德国建筑风格的济南火车站硬性拆迁掉,改建了一栋县城风格的所谓高大上建筑,传统和现在被粗暴地割裂。

 

      而日本传统企业多取改造更新、升级换代方法,走改造型创新之路,有点像上海的新天地,保留着大片的原有的石库门建筑,通过更换内部的内容来实现焕然一新的效果,传统和创新有着无缝的链接和崭新的传承。

      我们不妨来看一些实际事例吧。

 

      产火箭、导弹上需要的碳纤维的宇部兴产1897年创业,当年是一家采煤企业,现在主攻化学、医药、建材、机器、能源・环境5个领域,2015年销售额641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0多亿元),员工10700人。

   

      我曾问宇部兴产的高管:“你们怎么会从一家采煤企业变成生产碳纤维的高科技企业的呢?”那位高管回答说:“煤炭和碳纤维都有一个炭字啊,我们实际是从我们的老本行发展过来的。”

 

      尽管煤炭和碳纤维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我听懂了这位干部想说的意思。

 

      日本有一个说法,一个产业的销售额达不到1万亿日元,不能说是产业。而凸版印刷公司以其一家之力就顶起了这个重任,46,700名员工,销售额1.4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31亿元)。这家成立于1900年的公司当年以最新的铜凸版印刷技术起家闻名,是日本印刷界2强之一,如今是信息和通信行业的一流公司。

 

      这家公司的口号是“印刷技术改变世界”,利用其在印刷中获得的核心技术为基础,在“信息传媒”“生活和产业”和“电子”这三个领域内开展着广泛的业务活动,其经营活动深入到印刷包装、安全防伪、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数字成像、光导发光、特殊滤膜等众多新领域之中。尤其是液晶用彩色滤镜的产量为世界首位。

 

      被人们视作是新材料标杆性企业的东丽创立于1926年,以生产人造丝起家,现在是一家综合性化工集团企业,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事业。东丽将化纤作为其企业之根,现在同时推进着IT相关产品、碳纤维复合材料、医药和医疗产品、环境与工程包括水处理等事业的发展。2016年销售额21,04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33亿元),员工45,839人。

     

      1918年创业的帝人也以人造丝起家,如今销售额790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0亿元),员工15700人。其中,高功能纤维和复合材料占17%,电子产品和化工产品占20%,医药医疗产品占19%。

 

      成立于1882年的东洋纺是以纺织业起家,1931年时成为世界最大纺织企业。如今注重储备专利技术,大力发展薄膜・机能树脂・产业材料・生命科学(人造骨、人造关节等)、衣料纤维,销售各种技术信息。员工10500人,销售额347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0亿元)。

 

      从凸版印刷和东洋纺这2家公司名称上都能看出他们坚守着当年创业时的那条根,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所走过来的那条创新之路的路径,那就是坚持改造型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另起炉灶。

 

莫邦富 简历

上海出生。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毕业后,曾在该校任教。1985年留学日本,在日 本读完硕士、博士课程。现在是旅居日本的华人作家、评论家。著有《新华侨》、《蛇头》、《解读中国全省事典》、《获得世界市场第一的顾客战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代表个人点,不代表日本经济(中文版:日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24
具有一般参考性
 
0
不具有参考价值
 
4
投票总数: 28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