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青树明子:在北京生活期间,中国的朋友经常问我。
“北京最正宗的日本食品餐厅是哪家?”
对此,我的回答是
“除了超高档酒店之外,几乎不存在”
这是理所当然的。
这是因为,海外的日本食品无论是味道、菜单还是摆盘,都被改为适合当地需要。
当然,在最初的时候,我也对此感到愤慨。
名为○○家的日本料理店的炸猪排盖饭放入了洋葱、柿子椒、胡萝卜和花椰菜等在日本绝对不使用的蔬菜。同时,米饭带有大量汤汁,处于茶泡饭的状态,只能用汤匙舀着吃。
在名为松○○的日本料理店,除了生鱼片和什锦煎菜饼以外,石锅拌饭、韩式煎饼和韩式汤锅占大部分。这是韩国料理和日本料理混杂的“日式餐厅”。
寿司也如出一辙。
一家热门店的寿司是,以加州卷(California roll)为代表的美国式寿司卷、以及更加下功夫制作的独创寿司。
例如粗卷寿司。配菜是用海苔卷起来的红薯,从上面卷上米饭,而装饰则是咸鲑鱼子,最后一道工序是浇上酱汁。酱汁稍微有点甜,颇受女性的好评。
其它寿司卷是用米饭卷着山芋、面酥、鳄梨,然后用大马哈鱼点缀,最后加上千岛酱(Thousand Island Dressing)即可。
这些菜单在日本的寿司店不可能看到。
下面说说在中国倍受欢迎的“日式拉面”连锁店。
虽说是日式,但与日本的拉面明显不同。汤也不一样。汤没有味道!日本人会想,原因在哪里呢?口味淡的拉面是迎合中国人味觉的结果。在中国人之中,很多人说“日本拉面味道太浓,难以下咽”。
很明显,如今日本料理在全世界都倍受欢迎。
不仅是中国。在全世界,“效仿的日本料理”都不断出现。其中一部分似乎被称为“山寨(nanchatte)日本料理”。
“nanchatte”是意为“小玩笑”的俗语,是由“……nanteicchatte(说什么什么)”变化而来的说法。此外,还被用于“相似但存在区别”、“并非真东西”等含义。“山寨日本料理”在英语中或被称为Japanese-ish food。
“山寨日本料理”如今在全世界出现。
以下来自游客的口口相传。
在被称为佳肴最高峰的法国巴黎,日本食品相当受欢迎。
在日本餐厅众多的巴黎一个地区的某店。
对于“天妇罗{日式油炸食品)乌冬面”来说,不可或缺的是天妇罗虾。但在这家店,2只虾并非天妇罗虾,而是油炸虾。
在另一家店。
烤鸡肉串的丸子没有水分,又干又脆。煎饺的调料汁与烤鸡肉串的调料汁相同,有点甜。而在日本,酱油要加醋以及辣椒油。
再说说食品之都意大利。
在佛罗伦萨的某日本料理店,寿司卷包裹的是炸虾。(怎么能这样!)
手鞠寿司(Temari Sushi)指的是一口就能吃下的小寿司。在日本,经常被用于家庭聚会,但在意大利的一家店,做寿司的米饭被意大利面代替。(不愧为意大利面之国!)
再来看看已产生变化的手鞠寿司,在俄罗斯,用通心粉卷上肉馅和西红柿酱的“通心粉寿司”很受欢迎。(难道认为寿司必须使用醋饭的只有日本人?)
在泰国出现的是“咖喱炸虾大碗盖饭”。炸虾大碗盖饭之上被浇上咖喱。(这个就算在日本,或许也并非不可思议)
再看看因奥运会而受到关注的城市巴西里约热内卢。
这个地方的独创寿司从日本人角度来看,果然令人感觉非常奇妙。
“草莓寿司卷”指的是以醋饭卷草莓。
而“Monkey Roll”则是香蕉卷醋饭,再加上巧克力。
在加拿大,受欢迎的菜单是“寿司比萨”。是寿司和比萨的结合,在油炸的米饭之上,点缀上金枪鱼、飞鱼籽等海鲜,然后抹上辛辣的酱汁。
通过互联网给我上传信息的各位,非常感谢。
哎呀呀,有些不胜枚举的感觉,但试着想一想,称得上如今日本料理代表的“咖喱”、“拉面”和“汉堡牛肉饼”,都是对原来食品改造后才诞生的。
日本的咖喱是与正宗的印度咖喱完全不同的东西,即使是拉面,原本也是诞生于中国的面条。而汉堡牛肉饼和炸猪排则是根据德国的传统菜发明的。
日式法国菜和日式意大利菜等作为超高级料理,在日本以对流行敏感的人为中心大受欢迎。
对于日本人来说,平民化的中国菜的代表选手“天津盖饭”在中国并不存在,而且中午的常见午餐意大利面条“那不勒斯风味意面”在那不勒斯也并不存在。也就是说,这是“山寨中华料理”、“山寨意大利菜”。
2013年12月,日本料理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本料理和食“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有所改变的日本餐厅今后或将不断增加。
此时我再次想到,多少有些改变也不错。如果开始喜欢“自创”的日本食品、进而接触正宗日本食品的机会增加,无疑将不断产生新的日本粉丝。
顺便补充一下,我非常喜欢在北京吃过的独创寿司卷。但是,加入胡萝卜和花椰菜的猪排盖饭无论如何吃不惯。口味淡的拉面也不喜欢。
但是,已习惯这些口味的中国人来到日本、享用正宗的猪排盖饭之际,有什么感觉呢?对于没有放胡萝卜、米饭没有加调料汁,是否感觉不满意呢?
我非常想了解。
青树明子 简历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亚太研究科硕士。1998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节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后担任广东电台《东京流行音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东京音乐广场》《日语加油站》节目制作人、负责人及主持人。出版著作《小皇帝时代的中国》、《在北京开启新一轮的学生生活》、《请帮我起个日本名字》、《日中商务贸易摩擦》等。译著《蜗居》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