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专栏/观点 > 肖敏捷论中日 > 中国劳动力真的短缺吗?

中国劳动力真的短缺吗?

2012/07/04

PRINT

肖敏捷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肖敏捷:前些日子,东京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介绍了在缅甸设立加工厂的日本服装厂商的创业历程。描述了日本企业如何向来自乡下的打工妹严格灌输日本式缝制技术,纪录片最后以日企为寻求廉价丰富的劳动力正掀起进军缅甸热潮而收尾。片中的场面让笔者想起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时的中国,如果关掉声音只看视频不会以为是缅甸,看到的简直就是30年前的深圳。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日企对中国直接投资仍然处在较高水平,对日企来说,中国仍然是最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很少能看到有关中国的这种纪录片了。报道变化最大的是介绍中国投资环境时,已经不用中国拥有无限的廉价丰富年轻劳动力这种耳熟能详的说法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报道中国劳动力短缺和最低工资标准上涨等信息。同时,越来越多进驻中国的日本厂商开始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已经启动民主化进程的缅甸作为后中国时代重要的承接地开始受到日企的关注。

      从雁行形态理论看,缅甸、老挝、柬埔寨以及孟加拉国等经济发展比较迟后的国家和地区加快追赶的步伐是件大好事。笔者看纪录片时,不由得从心里想声援这些打工妹。而中国人工费上升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看好中国消费市场的海外企业当然也从中受益。每当看到有媒体炒作中国劳动力短缺,笔者都觉得不可思议。拥有大约14亿人口的巨大的中国,担心其他任何事情或许都有相应的理由,但担忧劳动力短缺却是杞人忧天了。

      诚然,由于受30多年前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在走向少子化和老龄化也是事实,这成为有关路易斯拐点、人口红利转向人口负担等担忧劳动力短缺的背景。近年来,不仅是沿海地区,就是在内陆地区难以招到员工的企业也多起来的事实令这种担忧愈演愈烈。

      但这并不是中国劳动力短缺,而应该是劳动力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产业、从中小城市转向大城市的结果。同时也不能完全否认大城市的服务行业劳动力过剩的可能性。例如在中国大城市稍微像点样的餐厅里有日本好几倍数量的男女服务生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东京,即使是非常高级的酒店,也看不到专为客人开门穿着旗袍的美女。因此,很多日本人会觉得中国的餐厅和酒店服务比日本好。还有中国足部按摩店的数量和规模大概都是世界首屈一指。这里因为劳动力丰富而廉价,企业不太意识劳动力成本而大量雇佣员工。

      如果有机会可以观察一下,在中国的收费公路上收费的很多都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相当多。一问朋友才知道,收费员的工资很高是人气工作。而在日本,做这些工作的都是五六十岁的男性。出租车司机也是一样。因为受经济不景气等原因的影响,东京的年轻出租车司机比以前多了,但大多还是中老年男性。虽然不能单纯和老龄化程度高的日本做比较,但中国今后也会面临着想继续工作的中老年的就业问题。

      因此,如果不拘泥与心灵手巧、视力要2.0、二十岁以下等与机器人一样的招聘标准,中国的劳动力是取之不尽的。例如养老服务,如果认真进行职业培训,中老年人也一定能充分发挥能力。中国并不是劳动力短缺,而是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劳动力再分配和劳动力市场扩大等情况。如果中国真的实现完全就业,那全球经济何惧什麽欧洲债务危机?

(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肖敏捷 简历
出生于中国西安。自武汉大学毕业后,作为日本文部省(当时)公费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福岛大学和筑波大学的研究生院。1994年起在日本的证券行业从事经济分析和资产管理之后,目前为独立经济分析师。作为频繁来往于中日之间,不断推出准确经济报告的经济分析师而为人所知。
在《日经Veritas》排行榜(2010年)经济分析师部门中居第5位。著作有《中国人经济分析师看中国经济》。

      肖敏捷专栏
      日本人为什么不炒楼?
      日本如何创造新的成功经验?
      日本不再值得中国学习了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54
具有一般参考性
 
3
不具有参考价值
 
1
投票总数: 58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