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美女研究员大发现看中国教育
2014/02/11
日本推进教育改革是为了响应时代的呼声。日本在1980年代告别了利用欧美开发的技术大量生产产品的经济上升期。社会越来越需要生产与高成本和不断上升的日币相符合的独创性产品。如果不从教育开始做出根本改变,再怎么提倡高附加值产业也不可能拿出任何成果。
中国大学考试采用的是全国统一考试标准,也就是所谓的高考。重点大学会录取考试成绩排在前面的学生。结果,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使用的都是同样的教材、背诵同样的内容、拥有同样的学习环境。这种选拔方式对于高中时代热衷于课外活动的学生并不有利。这样一来,大学也许会错失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人才。
笔者想建议中国的大学实施第2次考试。高考成绩只用来作为一种参考,各大学自主命题进行第2次考试,并根据学生的第2次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取。比如希望招理科人才,可以在第2次考试中加大数学和物理题的难度。如果是招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写小说。化学和生物专业还可以让学生提交实验报告。采取优先录取体育和艺术特长生的制度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当然实现上述想法可能会很困难。由于第2次考试制度费时费力、短期内并不会看到成果,因此会很难获得广泛支持。改革成果很可能要在10年、20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由于统一考试标准的崩溃,一贯重视全国统一教育和大学管理的部门也一定会强烈反对。另外还有声音担忧改革会导致高中生不努力学习,日后会像日本一样学习能力出现下滑。
即便如此,中国也跟日本一样,光是空喊结构改革、结构改革是无法培育出高附加值产业和企业的。中国靠抄袭欧美和日本的产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时代也已接近终结。中国应当在认识到弊害的基础上尝试推进教育改革。在改革中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再做微调,像日本一样重新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
“十岁神童,十五岁天才,过了二十岁就只是普通人”。 这句话是用来讽刺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的聪明头脑。你的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这样的原来的“神童”呢?
作者村山宏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