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越多越反动”
2012/03/26
日经新闻亚洲部副部长 村山宏: 我经常对中国的朋友说“要想让社会富有创造性,让孩子拼命学习可不行。毛泽东不是也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吗?”很多中国朋友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露出诧异的表情。
这是一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从学习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运动、艺术和志愿者等社会活动,这样人生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如果能从兴趣中让才能绽放光芒,也许会成就一位出色的运动员或艺术家。只会一味学习的高材生,长大后也会成为一个乏味的人。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小学生的课余活动。这 个时期,日本开始导入宽松教育体制,孩子 们在户外的活动增多了。 |
中国的高考生多达1千万,而其中进入清华和北大等精英学校的不足万人。听说为了进入一流大学,中国高中生每天的学习时间长达十四个小时。远远高于日本高中生平均每天八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进入大学后,为了留学或通过公务员考试,还得拿出更多时间来学习。
说起来,日本学生也曾经历过天天苦读的时代。在70年代,日本小学生、中学生和高中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内容堪称世界第一。为通过入学考试而穿梭于私塾和补习学校的中学生和高中生,在大街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980年代笔者投宿香港一家价格非常便宜的小旅店时,旅店老板娘对笔者说过一句话,她说“日本人就是聪明啊。在国际性的学习能力测试中,日本学生总是独占鳌头”。听到老板娘的赞许之词,我心中真是百味杂陈。那时日本正在大力批判过热的应试教育。日本学生在学习时只注重提高分数,对于知识本身完全没有兴趣。甚至有人说,日本学生的想像力千篇一律,创造力又比较匮乏,因此日本不会出现富有独创性的人才。在当时日本是工业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是具有均衡能力的劳动者。
应试教育受到批判后,80年代日本转而开始提倡大幅压缩学习科目和上课时间的宽松教育,90年代学校开始全面执行每周上五天课的制度。而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需要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在宽松教育的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人现在正推动当今日本的发展。70年代之前,日本的运动项目只在排球和乒乓球等少数领域达到了国际水平。但是,现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日本现在是亚洲最厉害的足球强国,许多日本的足球运动员活跃于欧洲各地的俱乐部。有些日本棒球运动员还被挖到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打球。
在学生时代利用业余时间组建一支乐队,最终登上国际舞台的音乐家并不少见。还有人从高中和大学开始写小说,最终成为作家。日本现在的年轻人曾在70年代被看做只注重分数的利己主义者,而在东日本大震灾中为了帮助灾民摆脱困境,许多年轻人从日本各地聚集到东北各个地区。虽然宅男宅女、啃老族以及找不到固定工作的年轻人在增多,但他们利用自己充足的时间,从事游戏编程和“宅文化”评论,为“酷日本”形象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日本的教育改革到底有没有取得成功呢?从痛失学习能力第一这个宝座来看,曾经的荣耀的确令人怀念。90年代以后在国际性学习能力测试中,日本学生完全不敌中国大陆、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学生。美国大学中的成绩优异者也多是除日本人之外的东亚人。
日本教育界叹息日本大学生拿不出好成绩。企业也对有些大学生连分数都搞不懂,提出了强烈的指责,认为学习能力如此之差无法支撑产业社会发展。进入2000年代后,日本政府开始重新评估宽松教育,再次开始注重学习内容。
中国人如何看待摇摆不定的日本教育方针?是觉得让孩子拼命学习才是正道?还是羡慕日本宽松教育下涌现的活跃在世界舞台的年轻创造者和运动员?中国是工业化社会需要有均衡能力的劳动者呢?还是向服务型社会转型需要培育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呢?
我还是觉得不要让孩子拼命学习比较好。笔者在70年代度过了小学、中学和高中时代,是填鸭式教育的典型受害者。因此,笔者一直缺乏创造力,这个栏目是不是也没什么意思呢?
(本文仅表达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调控与生产过剩的怪圈
推理小说是中国法制的镜子?
巴黎LV专卖店里的中国人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