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聊聊日本礼仪的经济学
2019/09/05
村山宏 为日经中文网撰稿:“日本人表面上很有礼貌,但内心丑陋,令人厌恶,不能被绅士的假面欺骗而相信他们”,在中国多次听到这种对日本的评价。日本人被批评为伪善的民族、性格表里不一令人讨厌。关于日本人的内心与其他民族相比如何丑陋,这难以通过具体测量和统计加以比较,但表面和善的日本人确实很多,作为事实笔者也承认。不过难以断言这就是缺点。下面我打算从经济层面思考一下礼仪的效用。
日本仍保留着从中国人角度来看感觉没用的礼仪礼节。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店员从早到晩在一天中多次鞠躬,日式旅馆和饭馆的女员工跪在地板上接待客人。与其拘泥于这种形式上的礼仪相比,不如更快地完成顾客接待,将时间用于其他工作,经济效率也会明显提高。客人应该也希望立即办完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度的礼仪正在导致社会整体的高Cost(成本=费用加时间)。
日本山梨县立高中生学习商务礼仪 |
此外,过度的礼仪礼节也将成为员工的心理负担。面对不喜欢的顾客也要做出假笑,巴结讨好。可以说讨好对方的行动是在精神上令人非常疲惫的行为。伪善也在造成看不见的心理Cost。但是也不能因此取消。如果被其他日本人认为不礼貌,自己的评价将下降。在勉强坚持伪善的礼仪礼节过程中,在日本人的心中,舒畅消失,压力不断累积。
|
如果重视礼仪,敬语变得发达,也是一件麻烦事。日语不仅有尊称,还有很多礼貌语、尊敬语和谦让语等复杂的敬语表现,即使是日本人,记住这些表达方法也非常费力。而且必须配合具体情况改变用法。一句话、二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会话和文章如果使用敬语,将明显变得很长。即使是中文,台湾也保留着旧有的敬语,有时收到台湾人的信,随处可见敬语。我不由得发出叹息,感到“写信可能会花很长时间吧”。
敬语和拐弯抹角的表现也具有容易导致误解的缺点。而且,为了注重礼仪,有时还要送礼品花费金钱。从合理性上考虑,这是没有用的麻烦习惯。中国大陆在解放前也有过过度的礼仪礼节和麻烦的敬语。人们必须尊敬属于统治者的贵族、官员和地主。礼仪礼节和敬语作为使身分和阶级固定下来的工具,被统治者强制接受。新中国废除此前支撑封建阶级制度的礼仪作法和敬语表现,一直试图建立任何人都能平等交往的社会。
努力的结果是如今中国成为了不受礼仪礼节和敬语束缚的社会。平民百姓尤其是地方出身者中,很多人性格直爽,说话直接。虽然有时候不够顾及他人的感受,不过发现有困难的人时无论是谁都愿意帮一把。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作为人应当遵守的道义。可以说只要讲道义,则不必在意形式上的礼仪礼节。日本人被形式上的礼仪、道德和规则束缚,浪费了时间,甚至因为伪善导致压力积压而患上心理疾病。
但是真的可以大声称赞说中国抛弃了封建礼仪,构建了合理的社会吗?我曾在中国的车站、地铁和高铁上多次目睹争吵和打架的情况。引发争执的原因多是些琐碎的小事,比如踩了对方的脚和插队等。如果能说一些尊重对方的话,则应该可以避免尖锐对立。中国废除了旧社会的虚礼,追求合理的人际关系,但是同时似乎也丢失了人际关系的润滑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