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非常忌讳“落井下石”?
2019/02/18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张石: 唐·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云:“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这就是“落井下石”这个成语的来源,意思说:有人遇到一点蝇头小利,就翻脸不认人;看有人落进陷阱,不仅不伸出援手,而其还往下扔石头。
不知其他的人是否注意到,日本人似乎是非常忌讳“落井下石”的。日本在发生刑事事件时,媒体都要去涉嫌犯罪者工作的地方、生活的地方等去采访,问涉嫌犯罪人的人格、性格等,但是被问及的人很少说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个坏人,一般都是说:“很老实呀!”,“很诚实呀!,“很有礼貌呀!”,“发生这种事情,真是想不到”。很难听到有人说这些涉嫌犯罪人的坏话。我刚来日本时在一家超市打工,那时这家超市里经常发生“顺手牵羊”,把店里的东西抄走的盗窃事件,而且老年人居多,而周围的同事和店员抓到小偷后,特别是老年小偷时,在一起议论时都说小偷如何如何“可怜”,认为他们是没有办法才来偷盗的。有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由于偷东西被抓后,吓得不会走路了,店里只好给他的夫人打电话,让她来店里把丈夫接回去,目送着他在夫人搀扶下走出去的蹒跚的背影,同事和店员们一阵唏嘘,说他如何“可怜”。
|
日本人可能认为无论人们陷入不幸也好,或是因涉嫌犯罪被抓也好,都是一种“落井”状态。虽然他们也很同情犯罪受害者,但是似乎也忌讳说涉嫌犯罪人的坏话,是不是他们认为:在这样的时候说人家的坏话可能会反衬出自己的品质不好,有“落井下石”之嫌呢?
日本还流传着一件脍炙人口的“落井不下石”的历史故事。那就是给自己的敌人送盐的故事。讲的是日本战国时代越后国(现在的新潟县一带)大名上衫谦信,为了统一内乱频繁在越后国等反复和各地大名、武将等鏖战,并5次和甲斐国(现在的山梨县一带)守护大武田信玄在川中岛(现在的长野县长野市南郊)进行激烈征战。
信玄当时的领地位四边无海,要仰赖当时和他结盟的相模(现在的静冈县一带)的北条氏和骏河(现在的神奈川县一带)的今川氏供给食盐。永禄十年(1567)年,信玄和北条氏及今川氏关系恶化,北条氏联合今川氏停止了向其供盐。谦信虽然正在和信玄交战,但是听到信玄的领地无盐,认为今川氏等这种做法很卑劣,有悖道义,他说:“我与信玄之争,是以弓箭相争”。就是说武士见胜负以战为荣,而不是趁敌人陷入其他的困境落井下石,因此谦信决定向信玄的领地送盐。
这以后就成了日本“給敌人送盐”的典故,这个故事是否全部真实不得而知,但是在复数的古书中有所言及。
虽然中国和日本都是受佛教影响很深的国家,但是正像日本哲学家、文化学者梅原猛在《美与宗教的发现》一书中所说:“佛教在日本,从苦的教义变成了无常的教义,在日本感情的形成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梅原猛《美与宗教的发现》,集英社,1982年出版,151页)日本人非常信仰佛教中“无常”的观点,梅原猛还指出:“当可能性难以变为现实性的时候,他(指《古今集》的诗人-张石注)不在外在的敌对力量中寻找原因,也不认为这是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是一心把它看作是无常的命运。也许,那浓重悲哀的日本感情原型,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在人们意识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矛盾,而可能性又被现实性压倒的时候,如果从外在的敌对者那里寻找这种状态的原因,就会产生愤怒的感情,如果认为这种状态是由于自己的无能为力,就会产生“罪”的感情,而《古今集》的诗人们,宁愿把这看作是命运的无常。(梅原猛《美与宗教的发现》,149-150页。)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