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需要工匠精神吗
2016/12/28
非工匠派:虽然这种做法在跟日本同样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进行或许是可行的,但在发展中国家不太可能。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消费者会像日本人那样愿意花钱购买精致的东西和一流的服务。日本电器公司夏普的失败就是个好例子。这家公司在液晶的研究领域里位于世界一流,在日本说起液晶平板电视机指的就是夏普。夏普建设了最先进的工厂,不久却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危机,终被台湾的鸿海精密工业收购了。全世界能够购买高价、高质量电视机的人是很有限的。跟韩国制造、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一样, 质量略优但价格合理的产品才会受到欢迎。夏普对研究开发投入大量经费,却并没有关心销售这一块。我讨厌工匠精神这个词。要是能够学习日本产业文化的话, 我更喜欢顾客是上帝这种说法。市场经济中能否畅销商品是最重要的。尽力制造的产品不能畅销就没有意义了。只有手艺人的自我满足是行不通的。倾听市场的声音变得越加不容忽视。建立能够为消费者快速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技术及制度是极为重要的。
工匠派:这种顾客至上主义让手艺人失去动力, 阻碍产业发展。除非手艺人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并坚持苦心创意, 否则不会产生创新技术。只按照顾客的需求制造产品, 你觉得这有意思吗?手艺人支撑一个国家的发展,经济成长取决于如何让手艺人发挥创意。手艺人不被尊重的国家肯定会走向衰退之路。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工业革命方面取得成功,产业资本家发了一笔大财。这之后呢,这些发了财的富人不怎么重视自己国家的制造业,倾向于向印度等殖民地投资赚钱。法国也走了相同的道路。法国有装饰品加工等出色的手工技术, 不过法国资本家富起来之后, 也选择了对俄罗斯进行投资而发展本国经济。在英法那样的阶级社会, 手艺人也就是产业推动者不一定受到尊敬。此后,法国因俄罗斯革命失去了投资的资金,英国也因印度独立失去了财富之源。回过头来再看看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手艺人一直受到尊重,工匠精神也一直得以维持。因此即使战争输掉了他们的经济也能马上复苏。原因是生存下来的手艺人和制造业者,这些拥有工匠精神的人们制造出了精致的产品。
非工匠派:哈哈哈。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和日本输掉了战争。工匠精神的意思就是在很长的期间一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面,对不对?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又顽固又不灵活的意识形态。正是由于德国人和日本人思维不灵活的国民性导致发动战争,直到两国的国土彻底被破摧毁才投降。德国陆军的虎式坦克,日本海军的零式战机被视为杰作, 在战争初期大发威力, 不过它们最后没能取胜苏联陆军和美国海军。苏联利用计划经济体制大量制造坦克,美国也利用巨大企业大量生产飞机。长期战争取胜的关键不是质量,而是数量。另外,今后的社会已不会是一个相互竞争制造业精致与否的时代。现在已经有了3D打印机。只要有设计图纸即使不用人也能够制造出精致产品。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人类制造产品。我认为今后产业社会不应该只钻研一样事物,而应该致力于如何发挥整体作用。虽然美国苹果公司没有制造产品, 但这家公司收集了全世界的零部件,让台湾的鸿海公司在中国组装电脑和手机。苹果公司与其说是制造精致的零部件,不如说是设计让消费者如何享受网络音乐和动画的整体系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