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陷入国际金融的“三难选择”
2017/02/23
中国正在与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展开艰苦“战斗”。从国际金融的常识来看,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中国正在陷入“三难选择”。
根据国际金融的原则,无法同时满足“货币稳定”、“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自由资本流动”这3个条件。这作为国际金融的“三难选择”而广为人知。而中国正明显面临这一“三难选择”。
“国际化”和“自由化”虚有其表
中国在严格的资本管制之下,一直维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自主的货币政策。近年来,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置和启动与香港股市的互联互通机制等措施,逐步开放了门户,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其做法是在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同时,迈向自由的资本流动,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交由市场决定。
关于“三难选择”的3个条件,成立之际画“√”,不成立之际画“×”,那么,中国力争的最终目标如下。在无法同时实现3个目标的情况下,作为中国政府,如果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为√、而资本自由流动为√,将选择后面的2项。
而现状则是人民币的稳定为△,同时资本自由流动也为△。如果对贬值预期强烈的人民币放任不管,人民币将屈服于贬值的重压,但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不断实施抛售外汇、买入人民币的外汇干预措施,抑制了汇率的波动。由于人民币贬值导致资金外流令人头痛,因此中国政府除了企业的海外并购(M&A)之外,还开始密切关注个人兑换外汇、信用卡的利用以及外汇保险购买等。
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交易自由化等应该前进的方向性背道而驰。也就是说相关政策虚有其表。
外汇储备减少、资本外流加速
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显示,中国截至1月底的外汇储备为2.9982万亿美元,时隔5年零11个月跌破3万亿美元大关。在1个月里减少的金额达到123亿1300万美元。外汇储备的减少速度正在放缓,但资本外流的速度却正在加速。
瑞典大型银行北欧联合银行(Nordea Bank)首席亚洲分析师庄媛表示,1月资本外流规模足以抵消美元对其它货币贬值带来的外汇储备的增长部分(320亿美元)。其金额达到440亿美元,与12月的330亿美元相比有所增加。庄媛表示尽管收紧了资本交易,但结果令人震惊。
如果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加速,中国的国内市场遭遇流动性枯竭,进而引发混乱的风险将随之提高。对于通过美元等外汇筹集资金的中国企业来说,财务方面有可能受到严重打击。
据西班牙大型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的预测,人民币最快将在2018年下半年转向浮动汇率制。届时,“汇率的超调不可避免”,西班牙对外银行表示,但只要不放弃货币的稳定,就难以摆脱“三难选择”。虽然后退可耻,但前进就是地狱。今后一段时间有可能保持进退两难的状态。
日经QUICK新闻 香港 大谷笃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