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开始追求与之相称的国际评价和影响力的提升。而作为象征的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在世贸组织(WTO)协定上被认定为“市场经济国家”。此前,人民币的国际化之所以取得了进展,是因为其区别于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各国不会因此受到实际利益的损害,因此欧美等国开了绿灯。不过最近中国方面还是出现了与资本交易的自由化相背而行的迹象。
人民币在2015年11月决定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并自今年10月正式适用。人民币就此获得了作为国际货币的“认证”。
不过在被纳入SDR这一夙愿实现后,中国被认为又出现了加强限制的背道而驰行为。进入今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央行)限制企业的对境外汇款和外汇兑换等的行政指导进一步被加强。目的是为了遏制资本从中国外流。
人民币眼下出现了持续贬值。兑美元汇率近日持续在8年零5个月来的最低水平徘徊。人民币贬值开始加速是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一届总统后。
北京的金融相关人士指出,像以前那样“强行实施的买入人民币和抛售美元的干预并不明显”,这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遵循市场原理。不过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中国当局的目的是,在声称要“将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的特朗普上任前,暂时默许人民币持续贬值,并为本国出口企业为应对今后的汇率上调压力提供一定缓冲。
中国政府最为警惕的是像2016年1月那样人民币汇率急跌造成市场混乱的事态。大多数观点认为,如果出现类似状况,中国当局势必进行强有力的支撑。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北京 原田逸策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