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年一度的重要政治活动“两会”开始了,预计经济运营将成为主要议题。以习近平为中心的领导层能否提出实现稳定增长的方案?焦点之一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走向。
国有企业要加强力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去年3月的全国人大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如此强调。在随后的1年里,事态取得了明显进展。
变化之一是大型国有企业之间的大规模重组。2014年年底,2大铁路车辆厂商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决定于2015年内合并。在石油行业方面,也传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CNPC)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着手研究合并事宜的消息。
在核电、通信及矿业等大型国有企业占据主导的领域,也接连出现重组或整合的计划。其目的均是由此诞生力压欧美日竞争对手的巨大企业。中国领导层希望加速推进企业“走出去”的战略。
石油行业相关人士还指出:“至今没有想到的大胆改革方案开始出现”。石油、铁路及通信等领域的中国各大国有企业在国内外相互竞争,各公司间的竞争意识也很强。中国领导层之所以决定实施大规模重组是因为,“反腐”运动已取得一定成果。
“石油帮”、“机械工业帮”、“电力帮”等大型国有企业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高官在人脉和特权方面有着一定联系,一直是阻碍改革的反抗势力。中国领导层通过“反腐”,陆续对派系进行解体,还力争实现对国有企业施压的效果。
“反腐”还在推进,自3月起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电力和通信巨头等派出了“巡视组”,正在展开调查。中国还开始削减经常被指“薪资过高”的国有企业的董事薪酬。而大型国有企业一直垄断的业务也不断向民间和外资开放。
同时也存在课题。其一是随着大型企业的重组,国有企业力量将加强,引发了民营企业被挤压的担忧。南车和北车在完成合并后,一家将基本垄断中国国内的列车和地铁车辆市场。同时,石油和通信行业的重组也将产生同样结果。但为了优先执行“国家政策”,中国反垄断当局对大规模重组采取了容忍态度。
在民营企业之间,不满仍然强烈,浙江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表示:能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培育仍不充分。中国国有企业的规模膨胀,也有成为新的特权温床的风险。
(阿部哲也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