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时隔10年首次实现政权更迭,5月26日就任印度总理的纳伦德拉·莫迪已展开了外交活动。莫迪以改善与存在领土纠纷的邻国巴基斯坦的关系为核心,强化与南亚各国的合作关系。此外还力争强化与美国的安保和经济等多个层面的关系,以牵制在南亚地区存在感出现增强的中国。不过,作为安保政策的一环,莫迪提出修改核武器的运用原则,有人担心这将成为印度与周边国家间的新火种。
|
印度新总理 莫迪 |
莫迪在26日的总理就任仪式上招待了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为首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简称南盟)的所有加盟国首脑及代理人,彰显了“地区领导者”的身份。
27日莫迪与在克什米尔地区存在领土所有权纠纷的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举行了首脑会谈,显示出陷入冷却的两国关系出现缓和。两位首脑就近期召开协商领土和经济等问题的副外长级会议达成共识。莫迪还接受了谢里夫的访巴邀请。
印巴首脑访问对方的首都实属罕见。巴基斯坦方面接到莫迪的邀请后,用了3天时间在政府内部进行讨论。据说还与对印强硬派和军方进行了讨论,最终认为“这是构筑全新印巴关系的良机”,从而决定访问印度。
印度之所以彰显南盟的团结氛围是因为对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崛起充满警惕。中国近年来开始接近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国。通过对南亚国家的港湾建设提供支援以换取军事利用,推进包围印度的“珍珠链”战略。
莫迪在选举中曾表示“中国应该放弃领土扩张主义政策”。其所属的印度人民党(BJP)的政权公约也批评辛格政权时代是“丧失威严的10年”,称辛格执政时期,印度在经济、外交和安全保障方面迅速衰弱。
印度国防分析研究所(IDSA)的高级研究员R. N. Das表示“估计莫迪政权将利用在议会上拥有过半席位的优势,基于党的理念将彰显强大印度”。
也存在令人担忧的不安因素。对于倡导“不首先使用核武”的印度现行核原则,人民党表示“将做出调整,使之成为适合当前课题的核政策”。有声音指出这将成为印度与周边国家的纠纷风险。
莫迪还开始改善陷入冰冷的对美关系。02年时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莫迪被认为默认了伊斯兰教徒的虐杀事件。因此从05年开始,美国政府拒绝为莫迪发放签证。不过,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邀请莫迪访问华盛顿,显示出将解除签证限制。莫迪希望以此机会改善与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的关系,强化在核能方面的合作以及扩大外国直接投资。
将“培育制造业”作为最大竞选承诺的莫迪对中国和东盟各国廉价产品的流入感到担忧,被认为对下调关税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等贸易谈判持慎重态度。
估计这将对眼下正在磋商的与欧盟(EU)的FTA谈判和力争2015年底达成的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产生影响。
(岩城聪 新德里)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