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日语杂志《新大陆》在北京被发现
2018/07/30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7月30日获悉,1945年8月1日在中国上海发行创刊号、由于战争结束仅发行1期便落幕的传说中的日语杂志《新大陆》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被发现。其中刊登了当时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堀田善卫(1918~1998年)的随笔,该随笔并未收录进入堀田善卫全集之中。
《新大陆》的封面(照片由秦刚教授提供) |
战争即将结束时上海因通货膨胀和物资短缺而陷入混乱,但杂志版面依然显示出高昂的战意,这与堀田着眼于战后的冷静笔触形成了鲜明对照。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日本近代文学的教授秦刚今年年初发现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也未收藏的《新大陆》杂志。据秦刚介绍,该杂志整合了当时在上海发行的4种日语杂志,在日本陆海军报道部和日本大使馆等指示下创刊。
编辑在杂志后记中写道,“上海是将大东亚战争引向胜利的前线”,将杂志称为“创造日华文化的挺身队”。另一方面,杂志中还不得不表示,“由于交通通信的原因,稿件无法依靠内地其他地区,暂时以本地为重点”,可以看出当时形势之紧迫。
关于被杂志吹捧为“大东亚地区核心”的上海,堀田在随笔《上海·南京》中冷淡看待,称那里没有人性、城区缺乏爱。对于1945年5月游览南京时从城墙上眺望的紫金山之美,堀田将之称作“人类历史已经终结后的风景”,堀田还吟诵了杜甫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后来,堀田在其代表作《时间》(1955年)的开头也描述过这一情景,上述描写可以说是其创作的原点。
战争末期发行的日语资料在战后很少被从大陆带回日本。堀田也在日记中写道,很想得到一本《新大陆》,但似乎一直未能如愿。
秦刚指出,“杂志创刊本身是在一个错误的时代,在受当时意识形态束缚的论调依然很多的情况下,堀田已开始着眼战后进行思考”。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