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让通货紧缩压力加大
2019/02/13
据美国纸媒报道,纽柯(Nucor)等将增强设备,美国的钢铁产能预计较贸易战之前的水平增加1600万吨(18%)。主要消耗对象汽车领域的销售将崛起,供给过剩的势头在美国也开始显现。2018年7月每吨价格超过一千美元的热轧板圈如今下滑到760美元左右。
对于材料过剩,日本企业也不得不加以应对。“可能有必要进行12年以来的首次减产”,日本国内最大的尼龙纤维原料厂商宇部兴产内部在进入2019年以后明显出现这种紧张感。纤维原料己内酰胺的亚洲出口价格受供需缓和的影响出现急速下滑。1月下旬现货价格为每吨1670美元,比上月减少15%。
尼龙纤维工厂比较集中的中国占全球原料需求的一半。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经济减速,中国纤维厂商等设想服装领域的需求减少。宇部兴产表示,“只能持有最低限度的原料库存”。
预计中长期内需求会出现增长,在中国的设备增强也是一大因素。产能相当于宇部兴产日本整体产能约三分之一的10万吨以上规模的中国全新工厂启动,过剩感不断增强。
大豆也是一样。美国农业部等汇总的2019年秋季全球库存预测为1.0672亿吨。预计比上年多出9%。美国产大豆因中国加征关税,贸易量减少。仅靠扩大对欧洲出口无法填补空缺,库存不断增加。为了获取中国需求,巴西准备增产。“与往年相比,播种速度加快”(资源与粮食问题研究所代表柴田明夫)。国际价格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出口减少与经济萎缩
各国专注于生产自己擅长的商品,其他的商品通过进口采购,可以获取更多利益。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9世纪以“比较优势”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自由贸易的优点。在全球得到认可,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破坏这一秩序的是1930年代以后的保护主义。陷入困境的美国对农产品等多种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成立。英国也提高关税,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世界各国纷纷转向走贸易限制道路。有人指出,此举导致出口低迷,致使全球大恐慌愈发严重。
如今虽然没有发生大恐慌时代的混乱,但“中国的过剩产能和过剩库存无法消除,在这一背景下,中期内经济减速风险可能会加大”(法国巴黎银行证券河野龙太郎)。贸易限制长期化将进一步推进供给过剩,通货紧缩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如果在3月1日之前,美国与中国的磋商如果无法达成一致,美国打算进一步提高追加关税。撼动世界经济的“曾经走过的路”可能会继续重演。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冈森章男、饭岛圭太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