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营企业挑战登月,世界首例
2023/04/24
如果日本企业能够验证可在月球表面使用的设备,将成为日本企业参与美国载人探测“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等今后全面展开的月球探测的立足点。三菱综合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内田敦表示,如果“ispace”的着陆取得成功,将成为日本企业为进行实验等而将自身产品送上月球的行动全面启动的一步”,充满期待。
全球竞争加剧
关于月球探测,由于能利用水和矿物等资源的预期,近年来全球的竞争日趋激烈。美国将主导自“阿波罗计划”以来的“阿耳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再加上创业者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企业,全面启动月球探测。
中国也在推进“嫦娥计划”。普华永道(PwC)认为,到2040年商业登月市场将累计达到1700亿美元。
日本政府也对ispace的挑战寄予厚望。日本政府2021年通过了承认企业拥有月球表面等太空资源所有权的《宇宙资源法》,2022年向icespace发放了首个许可。
ispace签署了将着陆后收集的月球沙子出售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协议。如果成功实现,这将是针对月球达成商业买卖交易的首个案例。日本政府的宇宙政策委员会4月17日公布的《宇宙基本计划》草案提出,未来在月球表面“形成经济圈的前景也令人期待”。
在日本的太空开发方面,“艾普斯龙(Epsilon)”和“h3”等火箭的发射接连失败。“ispace”的挑战还将成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日本的月球探测领域领先全球一步的试金石。
ispace股价4月21日收盘价与发行价相比涨至逾7倍。由于着陆计划的临近,市场的期待正在提高。
太空开发在商业化方面仍需要时间,因此上市后也需要持续融资。目前持续亏损的ispace也考虑在市场上实施进一步增发。如果创出更高的股价,巨额融资将变得容易,因此登月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ispace今后的增长战略。
在美国,自2000年代以后,NASA和政府的支援开始奏效,再加上风险资金,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为中心,新兴企业在太空领域崛起。太空开发正逐渐从官方转向民间。ispace的世界首次挑战能否在日本成为加强这股潮流的起爆剂?即使是在着陆成功后,政府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市场的反应也将成为关键。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松添亮甫、川原聪史、细田琢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