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调查:中国论文质量跃居首位
2021/08/11
中美两国赌上威信展开科学实力竞赛的主战场之一是太空开发。5月,中国发射的无人探测器“天问1号”在火星着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充满自信地表示,“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2019年在世界上首次使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中国的技术实力已达到不逊色于美国的水平”,日本京都大学的载人宇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山敷庸亮这样认为。
美国在19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领域一直领先于世界。这是产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支撑军事上优势的基础,但中国正在动摇这个基础。
![]() |
XINHUA-KYODO |
支撑中国研究实力提高的是积极投资和丰富的人才。中国2019年的研发费用(名义额,按购买力平价换算)换算成日元达到54.5万亿日元,在10年里增至2倍以上。虽然仍低于排在首位的美国(68万亿日元),但增速更高。研究人员数量达到210万,为世界最多,明显超过2018年为155万人的美国。
现在的中国的态势源自战略性规划。在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时代的2006年推出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计划纲要》中,提出了到2020年具备世界顶尖水平科学技术实力的目标。一直扩大研发投资,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
中国还在中长期致力于人才的获得和培养,积极推动年轻人到美欧的大学等处留学。制定政策积极吸引在海外生活的优秀研究人员等。在国内推进了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项目。
今后,中国的势头有望维持下去,获得诺贝尔奖等情况增加的可能性很大。中国在今年3月提出今后5年将政府和企业合计的研发费用年均增加7%以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报告显示,从学术杂志上发表的人工智能(AI)相关论文的引用情况来看,中国的份额2020年为20.7%,首次超过美国(19.8%)。
近年来,美国对技术外流日趋感到警惕,中国送出研究人员和学生日趋困难。中国仍不具备制造最尖端半导体等的技术,在利用研究加强产业竞争力的阶段,仍面临障碍。
日本的衰退进一步加剧。在受关注度高的论文篇数上被印度超越,降至第10位。在世界竞相培养高端人才的背景下,研究生院的博士学位取得者以2006年度为顶峰,呈现减少态势,支撑新一代研究的人才出现短缺。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生川晓、松添亮甫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