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大学发现控制精子受精能力的遗传基因群
2019/08/27
日本大阪大学使用高效改变遗传基因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发现了控制精子受精能力的遗传基因群。详细调查这些遗传基因,将有助于查明男性不育的原因以及开发治疗方法。此外,抑制遗传基因活动的药剂则被认为可成为男性用的避孕药。这一发现将于近期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电子版)上。
在人类精巢中,约有1000个发挥机能的遗传基因。其中包括机能十分相似的“家族”基因,即使某个遗传基因不工作,其他的遗传基因也会补全机能,从而维持受精能力。过去逐个使遗传基因无法发挥机能的研究手法难以找到导致不育的遗传基因。
大阪大学特聘准教授藤原祥高、助教野田大地、教授伊川正人和美国贝勒医学院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全部摘除了家族基因,使其无法补全机能。
在实验中,将多只雄性老鼠的“Pate”基因家族中的9个遗传基因全部破坏,然后让这些雄性老鼠与正常的雌性老鼠交配。结果发现,精子的蛋白质出现异常,出现无法与卵子结合等症状。
“血清胱抑素”的基因家族也是一样,同时摘除8个遗传基因,也会产生同样的症状。通常接近100%的怀孕率降至10%以下,出生的后代数量也急剧减少。研究团队认为,在人类身上也存在相同的机制。
今后计划通过将摘除的遗传基因逐个放回去等手法,找到家族基因中特别重要的基因。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报道评论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经亚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琼斯指数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时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综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数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纽约黄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