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建奎为什么被质疑?
2018/11/29
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11月28日在香港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宣布,世界上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为避免患有艾滋病父亲的病毒传给孩子,对基因加以编辑。据称出生的双胞胎女婴均很健康。会议出席者发出了安全和伦理层面存在问题等批评和质疑声。
贺建奎在第2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上公布了上述消息。参与研究的8对夫妇中,从1对夫妇的受精卵诞生了双胞胎女婴。贺建奎团队将用18年时间观察双胞胎的成长情况。同时表示还有1名女性有怀孕征兆,不进行更多的实施。
不少研究者首先质疑的是研究计划之前从未公布就突然宣布了结果。峰会主席、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家戴维·巴尔的摩(DavidBaltimore)批评称,“出生几个月后也没有公布信息,缺乏透明性”。
另一点是没有第三方进行验证。显示研究手法的安全性、婴儿的细胞不会感染艾滋病毒的数据“缺乏说服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研究所研究员张锋)。婴儿的诞生和是否不存在预料之外的异常等问题“仍真假不明”(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的阿久津英宪部长)。
中国科学技术部的官员指出,如果情况属实则属于违法,确认后将基于相关法律进行处分。中国政府指示地方当局调查事实关系。
此次尝试是为了防止婴儿感染艾滋病毒这一点也饱受批评。即使男性感染了艾滋病毒,只需摘除病毒,对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则可避免后代感染病毒。这与预防没有其他治疗手段的遗传性疾病不同。
在香港的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的贺建奎(11月28日、Kyodo) |
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邱仁宗指出,这不能称之为治疗。反而更接近按照父母喜好改写婴儿基因的“设计婴儿”。有声音警惕会助长优生思想。
此外在伦理层面也存在巨大课题。大部分研究者不否认未来受精卵的基因编辑技术将被应用于疾病治疗。但是,如果改变受精卵的基因,改写的基因会被子孙后代继承。以后即使发现异常也为时已晚,因此被要求慎重对待。欧美以及中国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就研究的推进方式反复进行讨论。在2015年的第1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会峰会上,讨论了允许为治疗疾病而编辑受精卵基因的条件,最终得出了目前还为时尚早的结论。
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正基于国际会议的讨论结果,推进法律制度的建设。当前的主流是,仅允许在严格的手续下,为进行查明疾病机制的基础研究而对受精卵进行编辑。
在此背景下,贺建奎副教授公布的消息等于是无视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显示出在没有处罚规则的情况下,自主限制存在极限。快而不精的实验招致了人们对新技术的批评和不信任,反而可能拖慢研究的进展和救治疑难病患者的步伐。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安藤淳 香港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