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基础设施出口遭遇“多重苦”
2018/11/13
因海外项目的工程延误和故障导致日本企业遭受巨额损失的事例不断涌现。三井E&S控股和千代田化工建设2018财年(截至2019年3月)预计出现过去最严重亏损。同时,川崎重工和重工企业IHI也在基础设施相关领域出现损失。这背后反映出日企对于技术实力低下和劳动力短缺等环境变化的应对迟缓。基础设施出口是弥补日本国内市场萎缩的王牌,但如果不具备实力,有可能丧失外界对“日本品质”的信赖。
“低级错误”突出
成套设备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工期很长,需要很多承包商,风险因素较多。此前也曾出现工程延误等导致的损失,但在最近的案例中突出的是低级错误。
在三井E&S的印度尼西亚火力发电站工程中(2013年前后获得订单),作为排水设备铺设在海底的配管被发现强度不足,结果发生413亿日元的损失。据称是在设计阶段选错了材料。三井E&S承认“无法否认技术实力低下”。
三井E&S在美国的成套乙烯设备项目 |
川崎重工10月对外公布,在美国华盛顿铁路车辆业务上出现损失,原因是在焊接等产品制造的基础性环节出现问题。IHI也曾在北美煤气相关设备的建设中发生工程延误,结果造成了损失。
原因可能是由于日本国内新增项目减少,导致技能传承出现问题。
曾在日立制作所从事品质管理工作的横滨市立大学副教授永松阳明指出,“由于经济低迷导致招聘减少等原因,能奔赴海外一线的40岁左右技术人员短缺。随着海外业务的比率提高,失败开始变得突出”。
进一步构成打击的是劳动力短缺。日本千代田化工2014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开工建设的液化天然气(LNG)项目遭遇人手不足,由于工期延误,不得不计提约850亿日元的追加工程费。
日本千代田化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液化天然气(LNG)项目 |
日本国内大型企业乘上页岩气革命的潮流,从约5年前开始参与美国的项目。不过,随着特朗普政权收紧移民政策,项目陷入了严重的移民劳动力短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