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NIKKEI——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产业聚焦 > 经营/战略 > 5成日本厂商想降低中国采购,成本大

5成日本厂商想降低中国采购,成本大

2022/12/02

PRINT

中日深度观察

    

       DMG森精机已将机床的铸造零部件的采购地改为日本。麒麟控股还将考虑使其柠檬酸的采购来源多样化,包括从泰国等采购。松下已将其部分吸尘器和其他产品的生产从中国转到日本,也有不少零部件在日本国内生产。

 

       另一方面,表示产品销售等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活动的企业达到30%,回答“维持现状”的企业也有34%,只有6%的企业表示会缩减。表示在中国销售的产品的零部件等增加中国制造的企业为26%。

 

 日企脱离中国成本将增加5.34万亿日元

 

        但日本供应链的“去中国化”面临诸多课题。对日本主要制造业企业调查,询问更换采购地时存在的课题,54%(可多选)的企业列举“物流费上升”,比例最高。“物流网不完善”也达到25%。企业担忧能否在遵守交货期的同时以低成本配送零部件等。

 

       “台湾有事”对物流的影响也难以估量。全球有4成的集装箱船经过台湾海峡。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数据显示,全年有3.4万亿美元贸易额经由南海。一旦“有事”,民间船舶将无法穿过台湾海峡,不仅是日本企业,全球供应链都可能陷入功能紊乱。

 

       与此同时,担忧人才问题的企业也很多。46%的企业将技术人员等“专业人才短缺”列为课题。日本综合研究所的高级主任研究员三浦有史指出,“中国的熟练工和技术人员等人才层的厚度比东南亚等地区要扎实”。他同时表示,“要寻找新的供应企业,从人才培育和技术转移方面来看,需要巨大的成本和时间”。

 

 

       涉足供应链战略制定的Owls Consulting Group的估算显示,如果将日本从中国采购的零部件等全部改为从日本、泰国和越南采购,最终产品等的制造成本将增加约5.34万亿日元。从中国撤退的费用也达到5.08万亿日元。

 

      盐野义制药计划将部分药品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日本国内,还减少从中国采购原材料。但盐野义高级执行董事花崎浩二指出,推进去中国化,“从成本和业务的持续性来看,仅靠企业采取行动非常困难。需要在国家主导下培育产业”。

  

       很多企业认为供应链的去中国化需要以数年为单位的时间,正在增加零部件和原材料库存。一家机械制造商回答称,目前可用30天的零部件库存今后将增至可用90天。一家日本化工企业表示:“中国作为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已嵌入全球产业链,很难迅速改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京塚环、松井亮佑、森匠太郎、江口良辅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非常具有可参考性
 
27
具有一般参考性
 
3
不具有参考价值
 
11
投票总数: 47

日经中文网公众平台上线!
请扫描二维码,马上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