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资下实现复苏的那些日本企业
2018/07/10
陷入经营低迷的日本企业在被中国企业收购后实现重建的案例正在增加。对中国企业来说,吸收日本的生产技术和熟练劳动者的益处巨大。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最大优势在于拥有巨大的本国市场。其中,切断羁绊提高经营速度、以推动重建的例子也日趋突出。
![]() |
日本大型免税店连锁LAOX(乐购仕)2009年并入中国大型零售企业苏宁云商集团旗下。原本以家电销售为主的业态被改为以免税业务为中心。通过面向以中国人为中心的访日外国人的商品销售和店铺改革,LAOX将免税业务打造成为主力业务。
![]() |
LAOX的日本免税连锁店门口聚集的中国访日游客(资料) |
NEC在2011年与中国联想集团合并个人电脑业务之后,通过统一生产和维修提高了效率。联想也通过NEC拥有的家电量贩销售网等举措,在日本迅速扩大了份额。这被视为业务合并的成功模式之一。
日本老牌服装企业瑞纳(Renown)自2010年起逐步接受中国纺织企业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出资,被并入该集团旗下。瑞纳在减少亏损品牌的同时,正以中国为中心推进海外市场拓展。
当然,并入中国企业旗下并非全是好处。典型的就是政治风险。此前中国高尔夫市场增长乏力的背景之一就是中国的反腐举措。目前,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摩擦正在激化。对中国资本的压力正在加强,这也可能成为逆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经亚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琼斯指数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时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综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数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纽约黄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