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支撑无印良品(MUJI)人气的是在收入方面有宽裕的20~40岁女性。光顾位于上海商业设施上海环贸广场的无印良品门店的小朱(30岁)说:“虽然价格有点贵,但设计和品质很好”。作为公司职员的小朱月收入为7000元。虽然也喜欢ZARA,但称“内衣还是在无印和优衣库买”。
|
无印良品成都太古里店 |
从事服装相关工作的小丁(32岁)前来购买新年的笔记本。其月收入为1万元。在到日本旅游之后成为无印良品的粉丝。“笔记本和小物品都是容易出手的价格,需要的时候就来买”。
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但无印良品中国当地法人董事总经理王文欣信心十足地说:“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与高级品牌相比、更加重视生活环境和品质的‘小资’正在增加。这与无印良品的理念吻合,构成了东风”。
此外,熟悉中国个人消费的日本加施德咨询公司董事大龟浩介也认为,“中国的泡沫经济已经告一段落,但在走向社会不久的80~90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中,希望享受高质量生活的氛围正在加强”。
课题在于价格的昂贵和当地商品的开发。无印良品至今优先构建店铺网,价格和商品举措陷于被动。在中国市场,一直以进驻之初的汇率(1元兑12~13日元)为基础设定价格,由于日元已经贬值,无印良品在中国店铺里很多商品的价格达到日本的2倍。
|
无印良品的家具卖场 |
王文欣总经理表示:今后将以畅销产品为中心“挑战降价”。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店铺数已超过100家,由于商品订单量不断增加,有能力降低成本。此外,效率得以提升,例如上海和深圳的物流中心投入运行,即使降价也能保证盈利。
另一方面,金井社长表示:商品开发将“反映中国的习惯和传统文化,推进“本土化”。此前主要开设店铺面积750平方米左右的中小型店铺,而商品也主要是衣服和生活杂货。而利润巨大的家具的比率在5%以下,仅为日本的3分之1。
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尚未发展到对家具进行升级换代的阶段,但随着收入的提高,家具和床上用品的需求今后将不断增长。在这种背景下,无印良品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等主要城市,以每年3~5家的速度开设可展示采用中国传统设计的家具的大型店铺。
中国生活杂志《外滩画报》的副总监文林认为:中国强调设计本身的品牌很多,但无印良品正借助融入功能性和生活的商品形成差异化。目前,无印良品在日本现有门店的销售额增长乏力,但将在持续发展的中国磨练品牌,以推动海外业务的增长。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