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日本零部件厂商这样看苹果
2020/08/24
美国调查公司IDC的统计显示,4~6月的iPhone出货量同比增加11%,是前5大智能手机厂商中唯一一个销量扩大的企业。苹果的首席执行官(CEO)蒂姆·库克也在7月30日的电话会议上表示,“5~6月的需求超出预期”。这意味着供应商担心的“苹果冲击”暂时得以避免。
![]() |
2020年的生产计划暂且确定,与此同时面向2021年的攻防战也已经打响。
2020年秋季的新款iPhone将是首次在全部机型上采用OLED,作为供应商的韩国企业或将受益。不过,目前由于廉价的液晶机型销售强劲等原因,认为2021~2022年会再次推出液晶机型的看法正在加强。
![]() |
苹果和供应商每年围绕iPhone订单展开心理战 |
在iPhone的组装领域,中国大陆的代工企业立讯精密工业将收购同行企业台湾纬创资通的大陆工厂。此前iPhone的组装一直由台湾的代工企业垄断,但供应商的高管表示,“苹果希望在大陆也建立供应链,这种意向发挥了作用”。
iPhone的销量为每年2亿部左右,日渐触顶,在此背景下,力量对比也出现变化的迹象。据悉供应大部分OLED屏的三星因销售数量未达到一定水平,4~6月向苹果收取了约合1000亿日元规模的“违约金”。有分析认为,苹果今后将全面推进从LG显示器采购OLED屏,推动供应企业的分散化。
“为了让(往年)集中于秋季的新产品变得均匀化,利用旧零部件在春季生产了商品”
苹果也不是一味“挥鞭子”,也为供应商准备了“糖”。4月发布的廉价版“iPhone SE”正在为各供应商的业绩稳定作出贡献。还出现了为抵消iPhone生产的季节性波动而分散订单的趋势。
“为规避关税等风险,或将增加在印度的组装”
除了目前为止的中国大陆之外,苹果被认为还打算在印度增加iPhone生产。路透社等报道称,印度政府针对该国的智能手机生产优惠政策表示,台湾鸿海精密工业等苹果的主要供应商已提出申请。
有分析认为,苹果首先将印度定位为从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出口的零部件的组装基地,但有供应商高管表示,“将来零部件厂商或许也将逐步被吸引到印度”。
iPhone上市已有13年,苹果自身也面临疫情导致的供应链断裂、封城导致的店铺歇业以及中美贸易战等各种风险。在消费和生产的理想模式发生改变的新常态之下,日趋成熟的iPhone经济圈也正在走向转折点。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渡边直树、龙元秀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报道评论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经亚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琼斯指数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时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综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数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纽约黄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