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智能手机外,因台湾厂商加入电子设备供应链而导致电子设备价格骤跌的局面在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视已在领域上演。这是因为台湾厂商在人工费低廉的中国大规模量产,并且拥有以低成本开发高机能产品的经验。
最典型的就是笔记本电脑。台湾当局于2001年允许台湾厂商在中国大陆组装笔记本电脑,广达电脑等电子产品代工服务(EMS)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大陆。台湾厂商利用语言相通、易于进行生产管理的优势获得了全球笔记本电脑90%左右的代工业务。
受此影响,90年代每台售价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000元)以上的笔记本电脑2013年的平均价格下跌至不到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00元)。原本希望通过台湾厂商来降低成本的美国戴尔和索尼等个人电脑厂商也陷入了业绩恶化。
此外台湾企业还进入了平板电视市场。友达光电(AUO)等厂商增产廉价液晶面板,半导体厂商开曼晨星半导体(2月与联发科技合并)等厂商则供应系统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业务则被全球最大的电视代工厂商冠捷科技以及鸿海承接。
2005年时“1英寸1万日元”的平板电视的价格出现骤跌。目前32英寸的平板电视售价仅2万~3万日元。
不过台湾厂商也未能幸免于自己造成的“价格破坏”。受中国的人工费上涨影响,鸿海和个人电脑代工企业等的销售额营业利润率仅为1~2%左右,令经营层倍感苦恼。
(山下和成 台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