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俄发动新制裁,石油供不应求将加剧
2022/05/05
5月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布了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方案。欧盟将在年内停止进口俄罗斯产石油,同时还将俄罗斯最大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排除在国际资金清算系统之外。
欧盟委员会对俄罗斯产石油的禁运方案将对区域内乃至世界石油供求投下阴影。各国将合作释放石油储备,但能填补的缺口不到进口减少部分的4成,短缺还有约6成。欧洲将探索替代的采购手段,但中东产油国对原油增产持慎重态度,由于全球供不应求的隐忧,存在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风险。在围绕能源的美欧制裁加强这一背景下,日本如何应对也将受到考验。
作为原油国际指标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在欧盟制裁方案公布后上涨,一度较前一日收盘价上涨约5%,涨至每桶110美元附近。
“我想说清楚,这并非易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5月4日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讲,坦率承认俄罗斯石油禁运措施将伴随阵痛。欧盟在4月作为能源相关的第一轮制裁启动了煤炭禁运。由于煤炭的依存度低于其他化石燃料,成员国的抵触情绪轻微。
石油则有所不同。俄罗斯石油出口的6成面向欧洲。如果将石油列为制裁对象,能明显打击俄罗斯的外汇收入,还能应对“间接提供军费”这一批评。另一方面,代价也很巨大。欧盟委员会将禁运期限定为年内,也是因为要寻找替代采购来源需要一定的时间。
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欧洲整体2021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为每天约240万桶,石油产品为115万桶左右。为了稳定供应,国际能源署4月决定在今后半年里每日协调释放约66万桶(合计1亿2000万桶)的石油储备。美国将释放6000万桶,剩余数量由其他成员国释放。
如果包括此前敲定的美国自主释放量,总量达到2.4亿桶,各国将合作弥补俄罗斯产石油的供应缺口,但能通过释放储备来填补的缺口仅为俄罗斯出口减少部分的4成。而且归根到底是短时间的措施,对于消除供不应求显得力不从心。
美国和欧洲等消费国期待中东产油国增产,但增产空间巨大的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均对大幅增产持慎重态度。中东产油国目睹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产油国,对中东安全保障的关注减弱,正向俄罗斯靠拢。重视维持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俄罗斯等国组成的“欧佩克+”的合作。欧佩克+于5月5日召开会议,但很多观点认为增产速度今后不会改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Ho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