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争夺自动驾驶汽车“眼睛”
2018/10/19
日本的电机和电子零部件巨头相继进入新一代传感器业务领域。传感器是高度自动驾驶中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称之为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夏普计划在2020年代前半期将准确探测汽车与物体距离的传感器推向实用化。京瓷将开发更高精度的摄像头一体化传感器。预计行驶在街道上的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将在2030年之后迅速增加。围绕“眼睛”的竞争正式打响。
![]() |
夏普将进军在一般道路上行驶的自动驾驶汽车不可或缺的传感器“激光雷达”业务领域。激光雷达通过反射汽车照射出的激光来正确探测汽车与物体的距离。最早将于2019年春季在广岛县福山工厂启动激光雷达的核心零部件——红外线激光的试量产。
夏普基于CD读取和监控摄像头使用的红外线传感器技术,将输出功率和精度提高至能够应对自动驾驶的水平。
夏普于1992年在全球率先开始量产CD用的红线激光,凭借多年经验提高了精度。同时还将活用母公司台湾鸿海精密工业的量产技术,提高成本竞争力。
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预计,到2030年自动驾驶相关的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3.2755万亿日元,扩大至2017年的3.7倍左右。2017年激光雷达的市场规模仅为25亿日元左右,预计到2030年将急剧扩大至约200倍,达到4959亿日元。
由于在激光雷达开发领域可以发挥半导体等技术优势,电机和电子零部件厂商相继进军这一领域。
松下力争2020年代上半期将覆盖范围更广的内置后视镜型激光雷达推向实用化。东芝将在2020年之前推出探测距离达到200米的线路技术,较原来提升一倍。先锋从9月开始正式供货,争取2020年之后实现量产。
京瓷正在开发识别精度更高的摄像头一体化激光雷达。欧姆龙将开发新型的3D 激光雷达。探测距离提升1倍至150米,将于2020年度在爱知县的工厂生产。
目前海外企业在激光雷达的开发方面领先一步。大型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法雷奥的激光雷达已经搭载于德国奥迪等部分高档汽车上。美国威力登激光雷达等企业也在反复进行实验,加紧推进开发。
由于激光雷达需要通过实验积累数据,开发成本较高,目前仅被高档车采用。在提升性能和降低成本成为激光雷达开发课题的背景下,各企业还将目光放在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成本相对低的领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经亚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琼斯指数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时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综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数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纽约黄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经济新闻社选取亚洲有力企业为对象,编制并发布了日经Asia300指数和日经Asia300i指数(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后将停止编制并发布日经Asia300指数。日经中文网至今刊登日经Asia300指数,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为刊登日经Asia300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