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宽汽车外资限制反成日企逆风?
2017/04/28
4月27日,在日本“兜町”(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俗称)成为话题的不是美国特朗普政权的税制改革方案,也并非日本银行(央行)的政策会议。而是中国政府发布的针对外资汽车企业的出资比例限制放宽举措。“中国启动了市场开放”,上述消息被带着惊讶如此解读。本以为对丰田等日本企业是好消息,但只要观察这一天的市场反应,就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中国政府将在2025年之前,放宽外资汽车厂商在中国运营生产合资公司之际的出资比例限制。虽然日程表和规模等详细内容仍不明确,但有望在目前50%上限的基础上允许过半出资。很多观点认为,作为在中美首脑会谈中达成协议的“百日计划”的一环,这是迅速出台的纠正贸易不均衡的措施。
对于外资车企来说,如果实现过半出资,经营的自由度将增加,按一般看法,本地化生产和投资将更加容易。现在只能将经常收益反映到财报中,但如果是过半出资,将可以计入销售额,会计上的优点巨大。日资车企的高管也表示,“看到报道感到吃惊,但这是积极变化”。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新车销售市场,同时增速很快。Dalton Capital (Japan)的松本史雄表示,在日本和北美的市场触顶的情况下,投资者“将更看好以长远眼光来看在中国具有优势的汽车股票”。这种情况下的限制放宽本来应该是好消息。事实上,在26日的美国市场,通用汽车(GM)和福特汽车的股价均逆势走高。
但在4月27日的东京股票市场,却出现相反的走势。
“今天抛售了日产汽车股票”,独立基金经理表示。日本车企中在华市场份额居首的日产、以及紧随其后的本田和丰田股价联袂出现比日经平均指数更大的下跌。另一方面,在中国存在感较低的SUBARU(斯巴鲁)和铃木的股价则继续走高。
为何日本车企的股价出现相反的走势呢?背景是日本车企原本就在中国市场处于苦战。即使是市场份额最高的日产,也排在德国大众、通用汽车和韩国现代汽车之后的第4位。有分析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的反日感情。
提高出资比例的前提是,获得作为合资伙伴的中国企业的同意。原本的话语权就一直在下降,很难想象中国企业会向日企轻易交出主导权。
即使日本车企将出资比例提高至过半数、获得经营的自由度,也有可能付出代价。因为当此前那样的“一半是中国企业”的日系车变成堂堂正正的日本车,很有可能出现拒绝购买的消费者。
然而,日本车企的竞争对手则完全没有这种担忧。中西汽车产业研究的代表中西孝树预测称,“如果掌握资本的过半,欧美企业或将加快投资。相对来看,日本车将成为限制放宽的输家”。
以本田和马自达为开端,各汽车公司将从4月28日起陆续发布财报。因日元升值风险而导致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汽车股票或将面临新的压力。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奥贵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